她放下笔回头:“我们不是在抢时间,是在建立确定性。一旦出错,前面所有努力都作废。”
现场没人再说话。
她接着说:“从今天起,实行双班轮替。每四小时换一次岗,休息时间不得少于六小时。AI质检全程覆盖,任何异常自动标记,人工复核。”
说完,她从文件夹里取出量产确认书,在签名栏写下名字和时间。日期填的是今天。
“正式进入稳定供应阶段。”她说完,把文件交给旁边的记录员归档。
产线持续运转。第二批原料顺利投入,各项参数保持在标准区间内。她站在控制台前看了一会儿,转身走向出口。
刚走到门口,手机震动了一下。是科研团队的消息:“第四批材料已完成全项检测,稳定性达标。”
她回复了一个“好”字。
外面走廊灯光稳定。她走回监控室,发现大屏新增了一条进度条——武器组装累计完成率,目前显示为百分之二十一。
她拉开椅子坐下,打开另一份报表。这是过去二十四小时的产能汇总。她一条条核对数据,直到最后一行确认无误。
有人走过来低声说:“第二批成品刚下线,全部通过初检。”
她点头,视线仍停留在屏幕上。
“接下来是不是要调整储备节奏?”对方问。
“先保持现有方案。”她说,“等明天的数据出来再说。”
那人记下话离开。她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了两下桌面。
监控画面里,机械臂正将一枚反制武器放入包装箱。封盖合拢的瞬间,计数器跳到了“24”。
她盯着那个数字看了一会儿,伸手调出下一个时段的排班表。名单上,每个岗位都已安排两人轮值。
窗外天色渐亮。城市还没有完全醒来,实验室里的机器声始终没有停。
她站起身,走到大屏前,把最新一批检测报告拖进共享目录。文件命名规则是统一的日期加批次号。
返回座位时,她发现桌上多了份纸质清单。是今早第一轮生产的详细记录,每一项都有签字确认。
她拿起笔,在最下方签上自己的名字。
这时,通讯器响起提示音。后勤组回复:“备用件运输车辆已出发,预计到达时间一百零三分钟。”
她按下接听键:“通知维修组,提前做好准备。”
话音落下,屏幕右下角弹出一条系统提醒:下一阶段原料预计送达时间为上午十点十七分,误差不超过八分钟。
她把平板放在腿上,目光落在产线实时画面。传送带平稳运行,新的组件正在成型。
一名技术员走近操作台,伸手准备调整某个参数旋钮。
林晚开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