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完最后一栏,林晚站起身,环视一圈:“你们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有人笑了,有人松了口气。
她继续说:“接下来,移交生产线。启动模具校准,装配流程同步跟进。我要在四十八小时内看到第一批成品入库。”
“可是……”一名年轻研究员开口,“要不要再做一轮压力测试?比如模拟多目标同时干扰的情况?”
林晚调出过去七十二小时的所有测试日志。屏幕上滚动着上百条记录,每一条都标注了问题类型、解决方式和验证结果。
“从第一次调试到现在,你们排除了十七项潜在风险。”她说,“每一次失败都被记录,每一个漏洞都被修补。我们现在要的不是完美,而是可用。敌人不会等我们准备好一切才动手。”
房间里没人再说话。
她收起终端,语气平静:“优化完成了。该让敌人知道什么叫准备好了。”
说完,她走向主控台,调出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生产排期界面。当前进度显示为“待接收设计方案”,下一步是“模具初始化”。
她点击确认键,系统自动向制造部门发送移交请求。倒计时随即跳出:预计首件成品交付时间为四十五小时三十二分钟。
这时,科研负责人快步走来:“还有一件事。”
林晚看他。
“我们在最后一次测试中发现,如果将装置接入城市应急网络,可以实现区域性信号屏蔽联动。但这需要开放部分核心协议权限。”
“开放。”她说得干脆。
“可这违反安全条例……”
“我知道。”她打断,“但现在不是守规矩的时候。只要能用,就让它发挥最大作用。”
那人犹豫几秒,终于点头。
林晚最后看了一遍各项指标汇总页。性能提升,稳定性达标,适配性通过验证。所有数据都指向同一个结论:武器系统已具备实战条件。
她走出实验室,走廊尽头的窗户透进傍晚的光。远处高楼群亮起零星灯火,街道车流平稳。
回到科研中心主控室,她坐回操作台前,手指落在键盘上。
生产流程已经启动,下一步是协调资源分配。她打开通讯列表,找到制造部门主管的名字,准备发起通话。
就在这时,终端突然弹出一条来自技术组的加密消息。
标题只有四个字:**发现异常**。
内容写着:“刚才分析被捕通信员手机残留数据时,在一个已删除文件夹里提取到一段音频片段。背景音中有机械运转声,频率特征与联盟某型发电机接近。初步定位,声源可能来自城西工业区。”
林晚盯着屏幕。
城西工业区。
那个注册代理公司的地址也在那里。
她刚抬起手准备回复,主控屏右上角闪起黄灯警告——一组匿名IP正在尝试接入科研数据库的外围缓存区。
攻击强度不高,像是试探。
但她知道,这不是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