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只有三十秒,但传播极快。
林晚立即调取发布信息。账号刚注册,IP跳转三次,上传设备型号显示为高端加密终端——这种设备市面上极少流通,通常只出现在特定机构手中。
她记下设备编号,转手交给技术组溯源。
这时,市场团队传来反馈:联合声明已发布,但部分平台自动限流。几条澄清视频刚上线就被打上“内容存疑”标签。更有甚者,将联盟的官方账号举报至违规冻结边缘。
“有人在控制流量分配。”一名成员低声说。
林晚盯着主屏上的舆情曲线。红色区域仍在扩张,虽然速度放缓,但压力从四面八方涌来。投资者群里的恐慌情绪开始蔓延,几个大客户发来消息,要求当面解释。
她知道,光靠辟谣已经不够了。
“把发布会提前。”她下令,“再加一条内容:从今天起,所有调查行动将按周公开摘要,接受公众监督。”
团队成员抬头看她。
“我们要让人知道,我们不怕查。”
话音落下,技术组回复:神秘包裹已完成远程扫描。内部无爆炸物,但有一张存储卡。初步读取显示,里面是一段剪辑过的监控视频,试图拼接出联盟人员强行进入民宅的画面。
陷阱环环相扣。
对方不仅要毁掉她的信誉,还想把她逼到违法的边缘。
林晚站起身,走到主控台前,调出所有已知线索的时间轴。
调查组暴露→木马植入→神秘包裹→舆论爆破→市场动摇
每一步都在引导她做出过激反应。只要她动用非常手段反击,对方就能顺势坐实“滥用权力”的指控。
她转身对市场团队说:“等发布会开始,放出那段被剪掉的原始监控。告诉公众,那个人进入的是废弃变电站,里面藏着干扰城市电网的装置。”
“如果他们说这是栽赃呢?”有人问。
“那就放更多。”她说,“把过去三个月发现的所有异常点全列出来。谁敢质疑,就让他看完整记录。”
她顿了顿,“我们不躲。”
命令陆续发出,团队重新投入工作。主屏上,舆情热度曲线终于出现小幅回落,资金流出速度也有所减缓。
但林晚没有放松。
她打开私密频道,联系科研组:“屏蔽贴片什么时候能到位?”
“第一批已经在路上,预计四十分钟送达安全屋。”
“尽快。”她说,“接下来,我们不能再有任何信息泄露。”
她挂断通讯,目光回到主屏。
就在这一刻,一条新消息弹出。
是那个刚刚发言的财经博主发来的私信。
“你想堵住我的嘴吗?我可以停播,但价格比上次高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