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博主的私信还停在屏幕上,林晚没有回复。她把那条消息拖进加密文件夹,标记为“源点三”。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两下,主控台右下角弹出一个进度条——技术组已经开始追踪资金流向。
她站起身,走到会议室门口,按下门侧的权限锁。红灯转绿,门自动滑开。苏悦已经坐在长桌一侧,面前摊着三份纸质简报。其他人陆续进来,没人说话。市场、法务、技术、调查四个小组的负责人各自落座,动作整齐得像演练过很多遍。
林晚坐到主位,环视一圈。“从现在起,所有对外接口关闭。”她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清晰,“启用B级通讯协议,联络方式全部更新。接下来七十二小时,只接收我这里的指令。”
有人皱眉。一个年轻男成员开口:“我们刚稳住舆论,现在切断联系,会不会让合作方觉得我们在藏什么?”
林晚没回答。她闭上眼,再次启动“心灵洞察之镜”。视野里浮现出几张模糊的脸,情绪像水流一样涌来。那个提问的人,心里其实清楚命令的必要性,他只是需要一个确认。另外两人,脑子里反复闪过家人的照片,担心一旦断联会失去联系。还有一人,眼神低垂,想着自己连续值班四天,身体快撑不住了。
她睁开眼,调出主屏幕上的时间轴。画面从三天前开始回放:调查小组暴露、信号被干扰、匿名视频发布、资金撤出预警、伪造文件流出……每一步间隔不超过六小时。
“他们不是想逼我们退。”她说,“是想让我们乱。只要我们一慌,就会犯错。而他们等的就是这一刻。”
她指向最后一条记录。那是十分钟前传来的信息:城市西区三个监控节点同时离线,持续时间四十七秒。恢复后,录像正常,但数据包有微小偏移。
“这不是故障。”她继续说,“是测试。他们在看我们会不会反应,反应多快。如果我们现在放松,下次就是真正的攻击。”
会议室安静下来。苏悦拿起笔,在本子上写下几行字,然后抬头:“我建议立刻启动周报公开机制。哪怕内容少,也要让外界知道我们还在运作。不然沉默会被当成默认。”
林晚点头。“你负责牵头,今天内拿出第一版框架。其他组配合提供数据摘要,但只给基础信息,不涉及任何行动细节。”
她转向技术组负责人。“屏蔽贴片什么时候能配齐?”
“第一批到了安全屋,正在分发。第二批四小时后交付。”
“不够快。”她说,“把备用库存调出来,用最快的方式送到每个人手上。记住,贴片激活后必须手动验证,防止被远程劫持。”
会议继续进行。各部门汇报当前状态,林晚逐一确认执行节点。当调查组提到两名成员出现轻微头痛症状时,她记下了名字,稍后让医疗组介入检查。
等所有人说完,她没有立刻结束会议。她站起来,走到主控屏前,调出一张地图。上面布满红点,每一个代表一次异常活动。过去二十四小时,新增十三个。
“我知道你们累了。”她说,“我也怕。怕做错决定,怕连累你们。但我更怕的是,有一天我们回头发现,明明可以做得更好,却因为犹豫错过了时机。”
她再次开启“心灵洞察之镜”,这次不是为了读取别人的想法。她集中精神,将一段记忆投射出去——雨夜、冰冷的地面、手机打不通、上司站在远处看着她倒下、同事转发陷害她的证据、曾经最信任的人签下最后一份报告把她踢出局。那晚她死前最后看到的,是一辆车灯照亮的车牌号。
画面结束后,房间里没人动。苏悦放下笔,站了起来。她走到作战系统接入端口前,插入身份卡。屏幕亮起绿色光圈。
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不到一分钟,所有终端全部上线。系统警报灯由黄转红,标志着一级备战状态正式启用。
林晚回到座位,打开内部调度面板。她将任务重新分配,压缩响应流程,把决策权集中在指挥中心。同时设定三级响应等级,根据威胁程度自动触发应对方案。
苏悦走过来,低声问:“要不要联系外部支援?”
“不行。”林晚摇头,“现在分不清谁是真的帮忙,谁是来探底的。我们只能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