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3章 科研再战,突破干扰锁源头(1 / 2)

主控室的屏幕右下角,那条关于城南维保中心B2层通风管道异常震动的警报还亮着。林晚没有拨出通讯键,只是盯着它看了两秒,随后将窗口最小化。她端起桌上的水杯,杯底残留的茶渍已经干涸,在灯光下显得发白。

她把杯子放回原位,起身走向科研分控室。

推开门时,张工正靠在椅背上,手指按着太阳穴。屏幕上一片灰暗,数据流完全中断,只有零星的干扰波点偶尔跳动一下,像是断了信号的旧电视画面。

“又来了。”他说,声音有些哑。

林晚走到他身后,看着那片死寂的界面。“他们用了什么?”

“不是简单的屏蔽。”张工坐直了些,“是量子噪声注入,把所有真实信号都混进随机乱码里。我们连探测都做不了,一发信号出去就会被反向定位。”

林晚没说话。她盯着屏幕边缘的一段波形图,那是最后一次接收到的残余信号记录。干扰并非完全无序,在每三十七秒左右,会出现一次微弱的脉冲,持续不到半秒。

她闭了会眼,再睁开时转向张工,目光落在他的眼睛上。

“心灵洞察之镜”开启。

他的情绪很乱,有焦虑,也有疲惫,但最深处是一种不肯认输的执拗。他在想一个方案,还没成型,但已经有轮廓——放弃主动追踪,转为被动捕捉。

林晚收回视线,开口:“别去追他们的信号,听它的节奏。”

张工抬头看她。

“他们每次干扰都有间隔。”她说,“三十七秒一次,像心跳。这不是巧合,是系统自动运行的周期。他们在用程序控制,而不是人工操作。”

张工的手指慢慢离开额头,移到键盘上。

“如果我们不扫描,只监听呢?”林晚说,“在它下次脉冲的时候,埋一个静默探针,顺着噪音反向爬一次。”

张工立刻调出节点分布图,手指在三个边缘区域点了标记。“这三个点离主干网远,干扰强度低,适合做监听哨。”

“就用它们。”林晚说,“不要触发任何响应协议,只记录流量特征。等它下一次脉冲,我们看看能不能抓到同步偏差。”

张工开始设置参数。林晚站在旁边,看着代码一行行输入。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主控台那边传来轻微提示音,但她没回头。她知道现在不能分心。

十二分钟后,系统准备就绪。

他们等了二十分钟,脉冲如期出现。

屏幕上的监测模块轻轻闪了一下,随即恢复平静。几秒后,张工的呼吸变了。

“有东西。”他低声说,“在第二次脉冲时,三个节点的数据延迟差了0.003秒。这个差距太小,正常情况下可以忽略,但现在……说明指令不是同时发出的。”

“也就是说,有一个中继节点。”林晚说。

“对。而且它不在本地,应该是在外区跳转了一次。”张工迅速建立时间差模型,逆向推算信号来源方向。

林晚看着他操作,忽然注意到他敲击键盘的节奏变快了。她再次凝视他的双眼。

这一次,她看到的不只是技术推演,还有某种隐约的兴奋。他想到了什么,但还没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