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娶个王妃还能要了我的命不成(1 / 1)

暖阁内檀香袅袅,鎏金兽首香炉中升起的青烟在烛火映照下摇曳生姿…………朱元璋半倚在紫檀雕花榻上,明黄缎面的龙袍随意地垂落在身侧,露出袖口处金线绣就的五爪金龙…………他端起羊脂玉盏轻抿了口新茶,茶汤在杯盏中泛起琥珀色的涟漪,“那就这般敲定吧…………“苍老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尾音却又隐隐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犹豫…………

案几旁的朱标微微欠身,玄色蟒袍上的暗纹随着动作若隐若现…………他敏锐地捕捉到父亲眼中那抹转瞬即逝的复杂神色——那是历经沙场的帝王面对老友时罕见的柔软…………作为最懂父亲的人,朱标自然明白,朱元璋对冯胜的处置绝非表面那般决绝…………毕竟,那个曾随父亲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的冯胜,是陪他从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的老兄弟…………此刻朱元璋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盏沿,似在抚平内心的波澜,朱标知道,这位杀伐果断的帝王,终究难以对昔日战友痛下杀手…………

“对了,你徐叔叔家的闺女...“朱元璋忽然放下茶盏,青铜盏托与案几相撞发出轻响…………他抬起头时,浑浊的眼眸里竟泛起几分期待的光彩,“郴儿,你到底作何打算?娶,还是不娶?“

殿外忽有穿堂风掠过,将纱幔掀起一角,月光如水般倾泻而入,在朱郴玄色的锦袍上镀了层银边…………这位年轻的辰王微微皱眉,腰间的羊脂玉佩随着动作轻晃…………他还沉浸在方才关于冯胜的讨论中,冷不丁被问及婚事,一时有些怔愣…………

朱标见状,不禁莞尔…………他伸手理了理袖口的云纹,笑道:“贤弟莫要小瞧了妙云侄女…………这位名满京城的女诸生,可不只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想起徐府的趣事,他眼中笑意更浓,“说出来你或许不信,如今徐府上下,真正当家作主的竟是这位妙云姑娘…………就连你徐叔叔见了她,都得矮上三分…………“

朱郴挑眉,饶有兴致地追问:“哦?徐叔叔可是战场上的铁血将军,怎会怕了自家闺女?“

朱标压低声音,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你可知徐叔叔最爱烧鹅,一顿不吃便觉无味?偏生他身子不好,大夫叮嘱不能多食荤腥…………可咱们这位妙云姑娘,愣是断了徐叔叔的念想…………堂堂魏国公,想吃口烧鹅都得背着女儿偷偷来…………“说罢,他摇头轻笑,“如此手段,倒颇有当年母后的风范…………“

话音未落,暖阁内突然陷入短暂的寂静…………朱元璋的神色瞬间变得柔和,仿佛忆起了与马皇后相伴的岁月…………朱标望着父亲布满皱纹的脸庞,想起儿时常见母亲将固执的父皇劝得服服帖帖,不禁露出一丝怅惘…………他转头看向朱郴,目光中既有兄长的关切,又带着几分幸灾乐祸:“贤弟啊,日后可得多担待些…………“

朱郴却不以为然地摆摆手,锦袍袖口的金线刺绣随着动作流光溢彩:“大哥这是说的哪里话?不过是娶个亲罢了…………嫁入辰王府,自然要守王府的规矩…………难不成,还能被个女子拿捏了去?“他扬起下巴,少年意气尽显,“传出去,我这辰王的脸面往哪搁?“

然而,朱郴表面虽镇定自若,内心却在盘算着另一番心事…………月光透过窗棂洒在青砖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他想起方才关于储君之位的讨论,心中泛起阵阵疑惑…………史记记载,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是因朱元璋爱屋及乌,可方才父亲谈及几个儿子时,眼中的慈爱分明并无差别…………为何朱标太子早逝后,继承大统的不是自己,而是年幼的朱允炆?

这个疑问如同一根刺,扎在朱郴心头…………他看着父亲与兄长交谈时的神情,试图从细微处寻得答案…………朱元璋抚着花白的胡须,谈及徐妙云时语气里满是赞赏,却始终未提及立储之事…………朱标虽笑着调侃他的婚事,目光却不时望向父亲,似在试探圣意…………

暖阁外更鼓响起,已是三更时分…………朱元璋揉了揉眉心,略显疲惫地挥挥手:“婚事暂且定下吧…………郴儿,你也早些回去歇息…………“朱郴行礼告退,踏出暖阁的瞬间,夜风吹得他打了个寒颤…………他抬头望着满天星斗,心中的疑惑愈发深重…………这场看似平常的婚事讨论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帝王心思?而自己在这场皇位传承的棋局中,又该如何落子?

月光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与宫墙的阴影交织在一起…………朱郴握紧腰间的玉佩,迈步走向王府…………今夜的对话,看似是在议婚,实则暗流涌动…………作为皇室子弟,他深知,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未来的命运…………而关于徐妙云的婚事,或许只是这场皇家博弈的开始…………

深秋的北平城被裹在灰黄色的沙幕之中,朔风裹挟着砂砾如细针般拍打着王府朱漆大门,门上斑驳的金钉在风沙侵蚀下泛着暗红锈迹…………朱郴立在藏书阁的落地窗前,窗棂上的冰裂纹琉璃将月光切割成细碎的银芒,洒落在他玄色锦袍的暗纹上…………庭院里,几株凋零的梧桐在风中剧烈摇晃,枯叶打着旋儿撞在太湖石上,发出细碎的呜咽,恍若宫墙深处传来的冤魂低语…………

案头那方檀木长几上,摊开的舆图边缘已被摩挲得微微起毛…………长安、北平、太原三处地名被朱砂重重圈起,在摇曳的烛光下泛着暗红,恰似凝固的血迹…………朱郴的指尖无意识地划过那些朱砂印记,冰凉的舆图表面还残留着些许墨香,与室内线香的气味交织成令人窒息的气息…………自穿越到这个时代,他便深陷在朱元璋那如鹰隼般锐利的目光里——那目光既有寻常父亲注视子嗣时的慈爱,又裹挟着帝王审视江山继承者的凛冽寒意…………

记忆突然被拉回初次觐见的那日…………奉天殿内龙涎香萦绕,朱元璋坐在蟠龙金椅上,明黄缎面的龙袍随着呼吸微微起伏…………当那布满老茧、带着战场伤疤的手掌抚过他头顶时,朱郴甚至能闻到对方袖口传来的铁锈与血腥气…………“郴儿这双眼睛,倒有几分你祖父当年的锐气…………“帝王的声音低沉如洪钟,却在尾音处暗藏锋芒…………此刻摩挲着舆图,朱郴才惊觉,这份宠爱背后竟藏着足以颠覆整个王朝的血腥博弈…………

太子朱标离世前的场景如走马灯般在脑海中重现…………去年深秋,应天城笼罩在铅灰色的雨幕中,潮湿的空气里弥漫着浓重的药味…………朱标巡视陕西归来的马车缓缓驶入承天门,车帘缝隙间透出的惨白面容,让夹道迎接的文武大臣心头一紧…………朱郴仍记得,那几日皇宫内院的青石板上,太医们急促的脚步声惊起檐下避雨的寒鸦,药箱碰撞的叮当声与雨声混在一起,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死亡之网…………直到朱标临终前,颤抖的手指在舆图上点出长安、北平、太原三处,喉间溢出的气音含糊不清,却让整个朝堂陷入诡异的死寂…………

“秦王朱樉...“朱郴的声音低沉如淬了毒的刀刃,指尖重重按在长安的位置…………檀木桌发出细微的吱呀声,仿佛也在为那个暴戾王爷的恶行而哀鸣…………他闭上眼,史书中的记载如毒蛇般钻入脑海:秦王府地牢里,活人被剥皮后充作稻草人,凄厉的惨叫能传至数里之外;后花园中,幼童被丢进虎圈,撕咬声与朱樉癫狂的笑声交织成人间炼狱…………这样的人若继承大统,恐怕连朱元璋亲手打下的江山,都要化作一片血海…………

突然,烛火剧烈摇曳,在墙上投下扭曲的阴影,恍若无数冤魂在张牙舞爪…………朱郴猛地睁开眼,目光如鹰隼般锁定舆图上的北平——那既是他的封地,也是朱棣的驻地…………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幼时在文华殿,朱棣故意撞翻他的笔墨,害他被夫子罚跪至深夜;及年长些,演武场上朱棣的长枪擦着他咽喉而过,冰凉的金属触感至今仍残留在皮肤上…………这些往事在岁月中发酵,早已酿成无法化解的深仇大恨…………

“燕王朱棣...“朱郴冷笑一声,抓起狼毫笔,笔尖蘸满的墨汁在宣纸上晕染开来…………他重重地在“北平“二字上画下叉,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墨迹上,将其染成诡异的银灰色…………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由马皇后抚养长大的弟弟,表面上谦卑恭顺,实则野心昭然若揭…………朱元璋又何尝不知?可一旦越过秦王立朱棣为储,整个皇室必将陷入腥风血雨,而他朱郴,也会被逼上反叛的绝路…………

更夫打更的梆子声穿透夜色传来,已是三更天…………朱郴的目光移向舆图上最后一个红点——太原…………那里是晋王朱棡的领地,也是朱标临终前指向的第三处…………然而这位王爷性情乖戾无常,常当街鞭打臣属,其暴虐之名甚至不输秦王…………朱郴的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忽然,朱允炆这个名字如闪电般划过脑海…………

“原来如此...“他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彻骨的悲凉…………朱雄英夭折后,吕氏入主东宫成为太子妃,原本庶出的朱允炆也顺理成章成了嫡孙…………这个自幼熟读经史、性情温良的少年,既承载着朱标留下的威望,又不会对诸位王叔构成威胁…………朱元璋选择他,既是对爱子的追念,更是一场精妙绝伦的权力平衡之术——以朱标的遗泽为盾,以藩王间的亲情为矛,为大明王朝筑起最后的防线…………

怒意突然如火山般爆发,朱郴猛地抓起案头的茶盏,滚烫的茶水泼在舆图上…………朱砂与墨迹在水中晕染开来,化作狰狞的血色纹路,恰似王朝即将上演的腥风血雨…………他的眼前浮现出一幅幅画面:朱棣躲在军营的营帐里,对着密探低声吩咐,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射在帐幕上,宛如恶鬼;那份告密信在朱元璋手中微微颤抖,帝王布满皱纹的脸上闪过雷霆之怒;朱标得知消息后,连夜策马赶来太原,寒风吹乱他的白发,也吹散了最后的兄友弟恭…………

“朱棣…………“朱郴突然对着虚空怒吼,声音在寂静的藏书阁里回荡,惊得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他握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血腥味在口腔中蔓延…………而此刻百里之外的北平军营,朱棣正围坐在篝火旁擦拭佩刀…………跳动的火苗映在刀身上,忽明忽暗的光影在他冷峻的面容上流转…………突然,一阵寒意从脊背窜上后颈,他下意识地打了个寒颤,手中的刀差点滑落…………“奇怪...“他皱眉望向营外漆黑的夜色,总觉得有双眼睛在暗处死死盯着自己,却不知千里之外,一场复仇的风暴正在酝酿…………

北风呼啸着掠过城墙,将屋檐下的铜铃撞得叮咚作响,宛如催命的丧钟…………朱郴伫立在窗前,望着夜空中闪烁的寒星…………星河璀璨,却照不亮这深宫中的权谋与血泪…………他知道,自己与朱棣的恩怨,早已不是兄弟间的私人纠葛,而是卷入了皇权争夺的漩涡…………这场关于皇位的博弈,从太子离世的那一刻起,便注定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厮杀…………而他朱郴,绝不会再重蹈历史的覆辙——他要亲手改写这血染的剧本,在这龙椅棋局中,走出属于自己的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