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合纵,皆在算计中(2 / 2)

大秦哀歌 癫叁捯肆 1138 字 21天前

这念头本身,就带着令人窒息的狂妄与血腥。

眼前的秦臻,究竟是胸有成竹,还是在拿秦国的国运冒险?

而御座之上,嬴政既没有立刻表态,也没有流露半分情绪,只是静静地看着秦臻,仿佛在等待他进一步的言说。

秦臻迎着嬴政洞悉一切的目光,迎着四位重臣震撼迎着四位重臣震撼复杂的注视,神色依旧平静,不见丝毫波澜。

他没有否认,只是微微点头,向前一步,声音沉稳而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后殿中:“大王明鉴。此确是臣之谋。”

秦臻随后环视殿内众人,缓缓开口:

“五国合纵,根植于恐惧与贪婪。畏惧我大秦兵锋,贪婪于‘大秦虚弱’之假象。

此等联合,看似庞然大物,实则沙聚之塔。

其仓促而成,号令不一,协调混乱,各国心怀鬼胎,粮秣协调困难,士卒未战先怯于‘天罚’。此为‘形合神散’。”

说着,他走到殿中巨大的沙盘旁,目光扫过上面标注的山川河流、关隘城池,继续开口道:“关内侯之忧,在于国本;隗相、昌平君所察,在于流言布局。

然,臻以为,此刻若依循常理,撤军回守函谷,看似稳妥,实则示弱于敌,助长其气焰。

无异于向天下宣告我大秦确如流言所说‘外强中干’,此举必将极大助长联军气焰,更会让六国军民深信‘天罚’可惧、合纵可胜。

放弃魏地新得四城,更是坐实了我军‘力有不逮’的谎言。

此非良策,实乃饮鸩止渴,后患无穷。”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沙盘上代表五国联军的密集红色小旗,最终指着济阳的位置:“五国联军汇聚于此,急于求成,必选最近、最直接之路,强攻函谷。

五国联军,亦需一场速胜稳定军心,压制内部倾轧。

为破所谓‘天罚’之危,为求速胜以证其‘趁虚’之说,其选择,唯有函谷。”

接着,他拿起三支代表秦军的小蓝旗,分别插在这三个战略节点后方:“入秦之路,不过三条。

其一,函谷关正道,此为最速,亦是最险;其二,汾阴、蒲坂,渡河水绕击河西;其三,取道商於,自楚国北境入秦之腹地。”

说着,他的手指在汾阴、蒲坂和商於的位置轻轻点了点。

“汾阴、蒲坂之地,虽可渡河,然水流湍急,渡口狭窄,大军易成半渡而被击之态。

且有麃公、王翦大军屯驻汲城,扼守河内,进可呼应函谷,退可屏障河西,更有邺城新得,犹如利刃悬于赵国南长城之侧。

联军若走此路,必遭我军雷霆侧击,使其首尾难顾,风险远大于强攻函谷。”

接着,他的手指又移向崎岖的商於道:

“商於道,山高林密,路途遥远崎岖,大军辎重转运艰难,且需穿越楚地纵深,耗费时日漫长。

五国联军仓促成军,粮秣本就不继,士卒惶恐,焉敢耗时耗力,深入险地?

更何况,一旦入楚境,其内部猜忌必生,楚国亦未必真心肯让道。

此路,庞煖绝不会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