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少年心气(1 / 2)

“我好像有点理解,为什么刘邦和李治还活着的时候,吕后和武则天就会对一些臣子动手了。”

晚上,偷偷回来和嬴政聊天的李缘这么感慨道。

扶苏的想法他可以理解,自家女儿帮他出头整人也可以理解,但现在他们只是两个少年、少女,等以后呢?

“可能吧。”嬴政对此并不在意。

扶苏注定不能跟他一样开拓,这就决定了哪怕是对臣子,扶苏也无法和他做到一样想杀就杀,那一个能帮助他的王后,对此的助力就很大了。

最主要的是,她毫无外戚威胁……

而且哪怕是吕后和武则天她们,在她们的老公还活着的时候,她们更多的角色也是工具人。

杀的那些人,与其说是她们想杀,还不如说是他们的丈夫想杀。

至于一些李缘曾给他说起的阴谋论,比如说吕后那时已经架空了刘邦……

可拉倒吧!

她要真这么牛逼,刘邦宠爱戚夫人的时候,她怎么连个屁都不敢放一个?非要等到刘邦死了才对戚夫人动手?

那恨意做不得假,而能让她在那时把这恨意都压下去的人,你跟我说她架空了刘邦?!

武则天也是一样。

拿长孙无忌来说,真正要整他的人,更大可能是那个因为老爹和老婆都太过出名而导致名声不显的李治。

一个前朝老臣、位高权重的亲族舅舅杵在那,虽只是外戚之身,干事的“胆子”却很大,皇帝不整你整谁?

“不过我倒是很怀疑,颜花他真的能做到和吕后她们那样狠吗?”嬴政说。

李缘怎么教女儿的他也知道,那是一个李缘按照后世思想观念教出来的女孩,与这个时代有些格格不入,但同时也有着和李缘那般后世之人才有的善良。

一个在府中有侍女过生日时会给对方加餐发红包、让她休息一天、并告诉她‘你今天要开开心心’的女孩子,会成为吕后那样?

李缘忽然有些古怪的看了他一眼。

“我现在在朝中大臣那里,是什么印象?”

嬴政怔了一下,随即有些不好意思。

这些年下来,朝中有许多人的死和降职名义上都是国师干的,其实都是他干的。

“我相信扶苏对她的尊重。”嬴政只能这么说道。

……

三川郡。

国师府的车队停在了路边一个小凉亭附近。

随行的侍卫立刻开始生火做饭,并且往四周派出斥候,但并没有阻止过路者靠近。

李缘这次出来只带了一百多个侍卫,还有几个负责照顾颜花的侍女,相比于他国师的身份,这点配置简直可以算‘简陋’了。

要知道,后世许多没人认识的明星都还带众多保镖呢。

一个官员下去视察地方上还全员出动呢。

而他一个在天下人人认识的国师,却只带了这么点人,这简直高风亮节。

一旁有一条小河,大约只有半米深。

李缘感觉有些手痒,便等侍卫取完水后拿出渔具准备甩两杆。

“爹,你还记得你跟我说过的保护动物吗?”

颜花走了过来,看着河面说道。

“记得啊,怎么了?”

“如果这里面的鱼都被周围百姓钓完了,而现在里面的鱼都还是小鱼没长起来,你这么钓岂不是在破坏这河里的生态环境?”

李缘沉默了。

他以前在网上看到国家哪怕是禁渔期也允许钓鱼佬单人单杆钓鱼时,也有过这个问题。

后来他知道答案了。

哪怕是那些有‘鱼王’称号的钓鱼佬,他们野钓时的料肉比也是9:1,即九斤饵料才能钓上来一斤鱼,就这些都属于钓鱼佬中的高手了。

至于别的……

所以只要钓鱼佬不违法钓鱼、遵循单人单杆的规则去钓,国家压根就不担心钓鱼佬会破坏生态,相反,他们是在助力生态恢复。

看到他久久没回复,却也没收杆,颜花隐约想到了什么,有些怜悯的看了他一眼。

这可把李缘伤得不轻……

“报!国师,前方五里有十几个官员在等候。”

一个侍卫飞马回来报告。

哪怕所有人都知道李缘出来玩了,但行踪不是实时公开的,不然他会被闻讯而来的百姓给堵死在路上;往往都是他离开那个县一天后,当地百姓才知道李缘来过。

但这是百姓们,对于当地官员们来说,他们总是有情报优势的。

前方的官员只有十几个人,还没有走过来,停在远处等着,看来这县令还算有点脑子。

“让他们回去,准备晚上吃饭就行。”

李缘说。

两刻钟后,饭食好了,李缘看着木桶中那一条还没有小拇指长的小鱼,默默收了工具。

车队内有一辆马车,是一辆可以展开的露营车,还有脚撑固定,原本长宽不过两米多的马车车厢,展开后已经达到了五米多,里面餐桌、木质沙发一应俱全。

当科学院出现后,秦国虽然材料学还没进步多少,但能造的东西却多了许多。

这种可以展开的平台车,如果不看下方的木质车轮和悬架,哪怕放到后世去都没什么违和感。

李缘走过来时,颜花已经给他拿好了碗筷。

周围,其他士卒就没这个待遇了,各自盘坐在地;但作为国师的亲卫队,他们的伙食开得相当好,车队中有三辆马车上装的全是吃的。

不远处,时不时就有一些路过的百姓,但大多也只是远远的看两眼,没有谁细看。

别的不说,就这一百多号军卒护卫的配置就知道是个大人物。

但有个少年模样的人似乎有点例外。

他站在路边上,无视了凉亭里几个站岗的士卒那越来越不善的眼神,看向他们后方的那些人。

“小娃子,你干什么?”

看到这小子还想走过去,两个士卒立刻拦在了他面前。

少年挠了挠头:“能不能让我跟国师说几句话?”

“什么国师?”一个士卒还想否认。

少年翻了个白眼:“我不会说出去的,你就不能帮我带个话吗?见不见也是国师的事啊!”

几个士卒都盯着他,似乎想看出些什么。

队伍里没有悬挂任何旗帜,国师吃饭的地方还有帷幕拦着,这小子怎么看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