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虽然早有防备,却也没料到对方出手如此狠绝——根本没有任何前奏,一上来就是雷霆万钧之势,谁能扛得住?
他们依托阿拉巴契亚山脉布防,有利有弊。
好处在于后方有友军接应,一旦局势不利,随时可以撤退,不至于被围死;而且由于背靠山地,敌人无法从侧翼或背后包抄,正面防线压力自然小了不少。
但劣势同样明显:山区遍布坚硬岩层,这些岩石虽能充当掩体,阻挡子弹和弹片,可一旦被大口径炮弹击中,反而会变成致命杀手。
碎石飞溅的速度和杀伤力,几乎与破片无异。
而汉军使用的正是重型榴弹炮,爆炸威力惊人,每一次轰击都掀起漫天尘土和尖锐石块,像暴雨般砸向阵地。
短短一轮炮袭过后,美军阵地上已是一片残破景象:血迹斑斑,尸体横陈,呻吟声此起彼伏。
真正死于炮弹直接命中的并不多,但被炸裂飞射的碎石划伤、贯穿的士兵却不在少数。
若非这些岩石作祟,伤亡至少能减半!
不等他们喘息,炮火刚停,汉军阵地上便响起了激越嘹亮的冲锋号角。
随着那催人奋进的号音划破硝烟,汉军战士如洪流决堤般冲出战壕,势不可挡地扑向敌阵。
与此同时,配属给一线部队的迫击炮、掷弹筒也同步开火,在步兵接近敌方阵地前的最后一段距离里,对着尚在混乱中的美军再补上一轮密集打击。
这套战术是汉军在多次实战中打磨出来的经验结晶。
迫击炮和掷弹筒虽不如重炮威猛,胜在轻巧灵活,能紧随步兵推进节奏,持续提供火力支援。
更重要的是,它们射程近、精度高,误伤己方的风险极低,指挥员无需顾虑牵制,可放手使用。
尽管单门火力输出有限,但胜在数量庞大、发射频率高。
每个连队至少编有一个迫击炮班,使得一场攻势中投入的小型火器总数极为可观。
当这成片的迫击炮齐射时,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接连不断,其营造出的压迫感,竟丝毫不弱于刚才主力炮群的轰鸣!
美军刚听见汉军阵地传来冲锋号声,原本被炮火轰得七荤八素的士兵们立刻打起精神,以为敌人即将发起总攻。
他们强撑着从炸塌的掩体中爬起,咬紧牙关准备迎战,却没想到对面根本没有步兵冲锋,反而是一轮更加猛烈的炮火倾泻而下,瞬间将刚刚集结的队伍砸得支离破碎。
这一波打击让美军伤亡惨重,同时也让他们恍然大悟——
原来汉军根本没打算立刻冲锋,而是故意吹响号角、制造喊杀声,装出进攻的假象,诱使他们暴露位置、离开掩体。
等他们一冒头,立刻就是一顿精准又狠辣的回马炮!这哪是打仗,简直是设套钓鱼!
太狡诈了!汉军简直把心理战玩到了极致!
可就在这时,冲锋号和呐喊声又一次响起!
有了前车之鉴,这次没人再轻易动了。
士兵们缩在战壕里,死死贴着泥土,宁可挨骂也不肯探头,生怕又中了对方的诡计。
谁知这一次,号声未落,真的有大批汉军战士如猛虎般冲了过来,转眼间就逼近阵地前沿。
那些还蹲在坑道里避炮的美军顿时傻了眼:说好的诈术呢?怎么这次来真的了?
更让他们喘不过气的是,汉军的迫击炮和掷弹筒依旧不停歇,持续封锁着战场,压制得他们连抬头的机会都没有。
步兵与炮火配合得天衣无缝,节奏快得让人反应不过来。
眨眼之间,防线就被撕开了一道口子,一个个手持冲锋枪的汉军战士已经跃入阵地,展开近战清剿。
然而看到这一幕,前线指挥的美军军官非但没有慌乱,嘴角反而浮现出一抹诡异的笑容。
“敢死队,出击!”
一声令下,数名高大的美军士兵端起加装刺刀的长步枪,怒吼着冲上前去。
他们眼中燃烧着必胜的信心——近身拼刺,正是他们的强项!
在他们看来,黄种人普遍身材矮小、体力偏弱,若真要贴身肉搏,无异于以卵击石。
尽管汉军火力凶猛、装备先进、射击精准,远距离交锋几乎压着他们打,可一旦进入白刃战,形势立马逆转。
美军士兵平均身高更高,臂展更长,力量更强,手中的步枪也略长几寸。
一寸长一寸险,近战之中,这种优势会被放大到极致。
更何况对方放弃远程火力优势,主动贴近打近战,岂不是自断双臂?
这分明是送上门来的胜利机会!
在这种条件下还能输?除非天上打雷劈中了所有人!
于是,这群美军士兵毫无畏惧,反倒士气高涨,如同猎人见到被困的猎物一般,咆哮着扑了上去。
“呵,天真。”
一名满脸风霜的汉军老兵冷笑着抬起手中的冲锋枪,枪口稳稳指向前方几米处那个双眼放光、满脸兴奋的美军士兵。
就在对方以为胜券在握的一刹那,他轻轻扣下了扳机——
哒哒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