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水县城的各个角落,人们都在议论着这件事。在菜市场里,在巷子口,在井台边,这个消息成了最热门的话题。每一个听到这个消息的人,都会露出震惊的表情,然后是不屑和愤怒。
王超是在家门口听周婶说这个消息的。周婶说得绘声绘色,又是比划又是叹气:你说说,这叫什么事儿啊!好好的一个厂子,就这么完了?我那口子还在玻璃厂上班呢,这下可好,全家老小等着喝西北风吧!
王超没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巷子口那棵老樟树。这个结果,他一点也不意外。从李光明搞那个赊账销售开始,他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只是没想到,这个人会走得这么不体面。
王玥牵着小妹瑶瑶的手,仰头问,李厂长走了,那玻璃厂的叔叔阿姨们怎么办呀?他们是不是都没饭吃了?
王超摸了摸妹妹的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他也答不上来。他看着巷子里来来往往的人,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忧虑。这个夏天,似乎比往年都要难熬。
工业局那边更是炸开了锅。刘启明局长听说李光明不辞而别,气得当场摔了茶杯。
混账东西!临阵脱逃,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刘局长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脸色铁青,我早就说过,这个人靠不住!现在好了,留下这么一个烂摊子!
秘书站在一旁,大气不敢出。等刘局长稍微平静些,才小声问:局长,那玻璃厂这边……
还能怎么办?先让张涛顶着!刘局长烦躁地挥挥手,这个烂摊子,看谁愿意去接!
张涛从工业局开完会回来,才知道李光明已经走了。他站在空荡荡的厂长办公室里,看着桌上那封辞职信,苦笑着摇了摇头。这个跟他共事多年的搭档,最终还是选择了最不光彩的退路。
他打开辞职信,看着上面冠冕堂皇的措辞,心里五味杂陈。李光明在信里把自己描绘成一个尽心尽力的好干部,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客观条件。可是张涛知道,事情根本不是这样。
雷师傅推门进来,看见张涛站在那里,叹了口气:张厂长,这可如何是好?工人们都在外面等着呢。
张涛把辞职信收进抽屉,转身对雷师傅说:老雷,你去通知一下还能联系上的工人代表,明天上午来厂里开个会。
开会?还开什么会?雷师傅不解,厂子都这样了……
厂子不能就这么散了,张涛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总得有人站出来,想想办法。
黄昏时分,王超站在自家院子里,看着天边那轮血红的夕阳。父亲王建国下班回来,破天荒地没有直接进屋,而是在儿子身边站了一会儿。
李光明走了。王建国说。
嗯,听说了。王超应道。
玻璃厂这下是真完了。王建国叹了口气,几百号人,往后可怎么活。听说张副厂长明天要召集工人开会,可开会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王超没有接话,这个烂摊子,又该如何收。
夜幕渐渐降临,南水县城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但是这一夜,注定有很多人无法安眠。在李光明离开的那一刻,这个县城里的某种平衡被打破了。每个人都能感觉到,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在南水县的一处普通民居里,张涛坐在书桌前,面前摊开着一本笔记本。他在上面写写画画,试图为明天的工人大会准备一个方案。可是越写,他的眉头皱得越紧。这个问题,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而在另一处巷子里,雷师傅和几个老工人聚在一起,低声讨论着明天的会议。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忧虑和不安。
张副厂长是个好人,可是这个烂摊子,他能收拾得了吗?
听说地区要派检查组来,到时候会不会把厂子彻底关了?
要是厂子真的关了,咱们这些老工人该怎么办?
这些问题,像一块块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夜色渐浓,南水县城渐渐安静下来。但这一夜,注定有很多人无法安眠。李光明一走了之,留下的却是一个解不开的死结。而这个死结,正把越来越多的人卷入其中,无人能够幸免。
在寂静的夜色中,似乎能听到时代的车轮在隆隆作响,载着所有人的命运,驶向一个未知的方向。
(第三百五十七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