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粮食的重量(2 / 2)

他先回到了自己房间,凝神进入系统。今日的秒杀商品区,他略过那些华而不实的工业品,直接将目光锁定在食物类。支付了相应的钱款,他的系统空间里悄然多了几大袋五十斤装的上好大米,若干桶菜籽油,成箱的鸡蛋,以及一些耐储存的腊肉、海带和干菇。

这些物资,放在黑市上足以换来惊人的财富,但此刻,王超想的却不是这个。

他推上自行车,出了门,却没有往陈守义家的方向去,而是拐进了另一条更偏僻的小巷。他来到一户门窗紧闭的院落前,有节奏地敲了敲门。这里是陈守义一个不为人知的远房亲戚家,有时也充当他们之间更隐秘的交易地点。

过了一会儿,陈守义才小心翼翼地开了门,见是王超,松了口气,随即又疑惑道:“超儿?这么晚过来,有急事?”

王超闪身进去,反手关好门,也没有寒暄,直接低声道:“陈叔,有批货,不走黑市,你帮我散出去。”

陈守义一愣:“不走黑市?那……”

“按平价,或者更低。”王超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找那些真正揭不开锅的,信得过的老熟人,比如……周婶家那样的。或者,你认识的、像竹器厂那样实在困难的老师傅。不要声张,就说是你从乡下亲戚那里挤出来帮忙的。”

陈守义瞪大了眼睛,看着王超,仿佛第一次认识他。在这个人人都在想方设法囤积居奇、哪怕一个鸡蛋也要卖出天价的时候,王超竟然要平价,甚至低价散米散油?这简直是……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看到王超那沉静而坚定的眼神,他把话咽了回去,重重地点了点头。

“我明白了。你放心,我有数。”陈守义知道,这不是做生意,这是在救人。

当夜,在南水县某些不起眼的角落,几户几乎断炊的人家,如周婶家,在绝望中迎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机。陈守义带着人如同一个个暗夜里的使者,悄无声息地送来了一小袋米,或是一瓶油,几斤鸡蛋,收取的却是低得让他们难以置信的价钱,或者甚至只是让他们打了个欠条。

周婶捧着那袋沉甸甸的大米,激动得差点落下泪来,拉着陈守义的手不住地道谢:“他陈叔,你这可是救了我们一家的急啊!这……这让我怎么谢你才好!”

陈守义摆摆手,按照和王超商量好的说辞:“别谢我,是乡下亲戚家挤出来的,都不容易,能帮一点是一点。”

同样的场景,也在几位家徒四壁的老工人家中上演。这点粮食,对于庞大的需求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但对于这些濒临绝境的家庭而言,却无疑是雪中送炭,是黑暗中看到的一丝微光。

王超没有亲自出面,他站在自家院中,望着漆黑如墨的夜空。他不知道自己这样做能改变什么,或许什么也改变不了。他无法阻止李光明的胡作非为,无法扭转县里错误的决策,更无法填补这越来越大的粮食窟窿。

但他知道,在宏大的叙事和冰冷的数字之下,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个个需要填饱的胃袋。他拥有的这份“幸运”,或许无法普度众生,但至少,可以让他伸手拉住身边那几个即将沉没的人。

粮食的重量,在这一刻,不再仅仅是斤两,而是良心的秤砣,是乱世中维系人与人之间最后一点温情的纽带。

夜风吹过,带着湿冷的寒意。王超知道,这个漫长的、饥饿的夏天,还远未结束。他能做的,就是握紧手中的“资源”,在这片日益萧瑟的土地上,为自己,也为那些他在意的人,小心地守护住一方不至于冻馁的角落。

(第三百五十二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