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洞察与预判(1 / 2)

“到底还剩多少存粮?”

从辛毗那里得知账目有误之后,曹洪居然没有太过意外。

甚至有种靴子落地之感。

辛毗微微颤声道:

“只够大军再食用七日。”

“这么少?”曹洪蹙眉,“这到底掺了多少沙子?”

“哪头硕鼠如此不长眼,居然敢贪到本将的头上了?”

辛毗掰了掰指头,又摇头道:

“说不清了,也无法追究。”

“有些是封存了好些年的旧仓,大约掺了一两成沙,这必定是过去有粮吏损公肥私。”

“可连新仓也是如此,且掺沙过半,那只能是汉军细作所为……说不定那句扶早前驻守鄢陵的时候就已经搬空了粮仓,所以才轻松让出城池。”

“可恨我早前清查不严,竟被这种小花招给骗过去了!”

辛毗一时自责不已。

而曹洪,气愤归气愤,还是没有太意外。

因为这跟早前汉军的反常动态明显是能对应上的。

唯有如此,有些事情才能得到合理解释。

比如说,麋威为什么选择在尉氏这个一马平川的地方阻拦自己北上呢?

因为尉氏南边那两座相对比较大的城池,一个许昌,一个鄢陵。

既适合驻军,又适合存粮。

其中许昌已经在早前向宠的围城战中花光积蓄。

那只需在鄢陵一城做些手脚,又在尉氏把魏军死死压在南边,就能以较少的代价,陷魏军数万大军于乏食的险境之中。

这种偷鸡摸狗的伎俩本身算不上多高明。

真正高明的地方,在于麋威成功预判了自己的进军路线。

于是有了从容下套的时间和空间——

在项县北边道路干爽之后,自己最佳的选择是先解围许昌。

而要解围许昌,夺回鄢陵又是当时的最佳选择。

占了鄢陵,长社又啃不动,那尉氏大概率就是下一个目标……这一步两步三步,全都被麋威成功预判。

自己就是这样落入了对方预设的圈套。

当然,自己也有可能选择不顾一切北上去接近毌丘俭,或者冒险横跨数条河流去偷袭小黄。

但这里的不顾一切,冒险横跨,难道只是说说而已的吗?

自身的艰险,不正是敌人的战机所在吗?

说不定真那样走,结果还不如现在呢!

都是提前庙算好的。

一想到自以为是的妙手,其实全都在敌人的计算当中。

曹洪就感觉一阵牙酸。

这是何等惊人的战场洞察力!

这种对手,怕是只有武皇帝在世,方能与之匹敌了吧!

这一刻,麋威在曹洪心目中的分量,已经拔高到跟曹操一个层次。

若被麋威知晓,大概要自嘲一声怎么连死去的曹操也被拿来吹我的牛逼了。

总之,曹洪已经打定主意,绝不再往对方的陷阱里钻。

而这方面,他确实是有些底气的。

其一就是早前北上途中,他没有顾头不顾腚。

而是一边奔袭,一边老老实实派辛毗这种可靠的官吏去重整颍水粮道。

如今那里的粮食,依然能从淮上正常输送到许昌。

那么只要暂时勒紧一些裤腰带,熬到下一批粮船到来,乏食的问题自可迎刃而解。

其二则是,麋威这个陷阱,最终决胜处,还是在尉氏。

在那些绵里藏针的甬道和阴沟里。

这是双方已经明牌的地方,无法更改的。

总不能麋威还能把他的数万汉军凭空挪移到鄢陵城里头吧?

而这也是麋威这一手布局,为数不多的缺点之一。

那就是汉军的胜算,很大程度上落在魏军被成功调动,不得不主动往陷阱里冲。

魏军若不来,尉氏南郊的甬道阴沟再怎么神奇,都是白瞎。

只要想明白这一点,应对的思路也就出来了。

不去攻打尉氏不就完了嘛!

虽然这会错失将汉军彻底赶出兖州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