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自己人(2 / 2)

登凤阙 锦瑟轻寒 2977 字 1个月前

夏侯渊轻轻抚摸着胡须,似乎早已忘却了先前在朝堂上遭受的嘲讽与排挤。身为国之重臣,他更加关心国家的安乐和百姓的福祉。他沉吟片刻,大义凛然道:“国家有难,我夏侯渊怎能坐视不管!”

夏侯纾却想着父亲在平定璞王之乱后又带兵前往涂川镇抚,如今归家还不足十日,如果马上又要北上御敌,是不是太过匆忙了?他的身体吃得消吗?

“父亲,此事还得从长计议。”夏侯翊突然插话,他眼神深邃,语气坚定,“陛下若要起用您,为何不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下旨?此番让纾儿带回密旨,想必另有隐情。”

“翊儿所言极是,此事必有蹊跷。”钟玉卿也开口附和道,“如今璞王伏诛,姚氏败落,佟氏正位中宫,陛下理应无所顾忌,为何不能光明正大地重用你们父亲?”

"你们真的认为没有顾忌了吗?"夏侯纾直视着父母,询问着。虽然她长期居住在深宫之中,但这并不意味着她没有头脑,无法分析当前的形势。然后,她将目光转向了夏侯翊,又问:"二哥,你还记得我曾经让你帮我调查一个人吗?"

夏侯翊看着她,心中一震。他当然记得那件事。那是他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夏侯纾的智慧和手段,也是他第一次意识到这个在深宫中生存的妹妹,其实远比大家想象的都要强大。

夏侯翊微微点头,示意自己记得那件事。但他却不明白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联。

夏侯纾看着他的反应,便解释道:“这些年,皇太后表面看上去上风平浪静,安居济和宫颐养天年,背地里却从未放弃过。佟皇后是皇太后的娘家人,虽然贤德,但是并不能排除这是皇太后下的第一步棋。而雷起乾,应该就是皇太后安插在长青门的内应。所以他才会提前知道长青门的行动,并且成功让我们误会他是姚氏党羽,实则是为佟氏和杨氏一族办事。”

雷起乾心心念念的那个女人,一直都是佟素凝,而非姚槿秋。

夏侯翊若有所思,又道:“可是雷起乾已被处死,皇太后也已薨逝,要想查明真相,只怕悬了。”

夏侯渊也表示疑惑不解。

在当前的情境下,由于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大家对于如何决策都感到困惑和迷茫。夏侯纾明白这一点,因此她选择将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和可能的猜测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激发出更多的讨论和思考。她指出,自从平定了璞王之乱后,虽然表面上看似一切已经平定,但实际上,情况可能并非如此简单。

璞王在涂川的势力已经经营了多年,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消灭的。璞王能将叛军带入皇城,说明在皇宫内部,有人与他有勾结,并且不只是宇文恪,甚至是里应外合。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夏侯纾进一步推测,独孤彻可能故意没有去深入追究这件事,是为了让那些隐藏的敌人放松警惕,从而能够更好地找出他们,将他们一网打尽。

这样的分析和推测,既符合逻辑,也符合情理。夏侯纾的这一番话,无疑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当前复杂的局势。

"原来如此。"夏侯渊的双眼顿时闪过一丝明悟,接着放声大笑,“想不到我夏侯渊半生戎马,惨遭诬陷,此番还有重返战场的机会!”

记起独孤彻交付密旨时脸上那深重的忧虑,心中愈发惶恐不安,她慎重地提醒道:“父亲一心为国为民,身为您的女儿,我自然是引以为傲,不敢妄加阻拦。可是如今敌暗我明,战场上危机四伏、刀剑无眼,父亲若是再度执掌兵权,重返沙场,务必更为审慎,以防落入他人的圈套。”

面对危机四伏的处境,见惯了大风大浪的夏侯渊显得十分乐观和从容不迫,他宽慰道:“纾儿,你不必过于担忧,为父已经有了周全的计划。只是,你在宫中要时刻保持警惕,谨慎行事。”

“女儿明白。”夏侯纾点头道。

夏侯翊见大家神色凝重,便转移话题,问夏侯纾道:“对了,今日福乐公主怎么会来?”

众人的注意力一下子转移到了福乐公主身上。

夏侯纾其实也还没有完全明白状况,但他不想让家人担忧,于是立刻向众人解释说:“公主自小就长在宫里,对宫外的事情十分好奇。她见女儿回家省亲,也就巴巴的跟了来。不过,请父亲母亲还有两位哥哥和嫂嫂放心,我会带着她住在倚香苑,也会让人看好她,不让她给大家添乱。”

夏侯渊将信将疑地点点头。他倒不是怕福乐公主给他添麻烦,而是担心福乐公主贪玩,意识不慎再发生上次的事。不过这种事情吃一堑,长一智,想必宫里能够答应让她出来,肯定做了万全的准备。

夏侯翊却依然是一脸的疑惑。他亲自教导过福乐公主,知道她不是对谁都展示出好脾气和好脸色的人。然而,今天发生的事情却与她的性格大相径庭,这太反常了。

夏侯纾赶忙向兄长递了个眼色,暗示他暂时不要揭露实情。在未摸清福乐公主的真实意图之前,她不想先下结论。

在越国公府拜见了宗祠和父母后,夏侯纾便得移居独孤彻前段时间特意封赏给她的倚香苑。

倚香苑就建在越国公府的右侧方,与越国公府仅仅隔着一座小小山丘。而独孤彻将倚香苑赏赐给夏侯纾后,便让人在小山丘上修建了一条栈道,与越国公府的侧门相通,以致整个倚香苑看起来就像是越国公府的一座附属别院。这样一来,夏侯纾便不用每次都要借着省亲的名义回家了,平时没事就可以借口到倚香苑小住,然后沿着栈道回到越国公府。

倚香苑内,栀子花簇拥成海,但此刻并非它们盛开的季节。唯有木槿与石榴花在园中争艳,为这片天地增添了几分生机。福乐公主对那些石榴花情有独钟,她兴致勃勃地提议,回宫后也要在宫殿的一角,种下大片石榴,让它们盛开成一片绚烂的红色海洋。

夏侯渊听闻,忙向她推荐了几个花匠。

夏侯纾但笑不语,小鬼头经常都这样见风就是雨的,没准过几天就给忘得一干二净了。

傍晚的家宴上,餐桌被丰盛的菜肴所覆盖。丝瓜卤蒸黄鱼、清炖蟹粉狮子头、清炖鸡孚、酿扒竹笋……每一道菜都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它们都是夏侯纾的最爱。

福乐公主吃得津津有味,简直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她的赞美不绝于耳,直呼这些菜比宫里的御厨所做的还要好吃几倍。她大口品尝着每一道菜,直到肚子鼓鼓的,撑得几乎无法动弹。以致回到倚香苑后,她满足地躺在床上回味时,腹部突然一阵阵痛感袭来,疼得她满床打滚,才后悔不已。

随行的宫人急得团团转,慌忙地跑来跑去,寻找解决办法。如果不是夏侯纾及时拦住他们,他们恐怕会立刻回宫请御医前来救治。

福乐公主喝了那碗健胃消食的汤药,便舒适地躺在床上,可是不一会儿,她的嗝声便不断响起,显得有些憨态可掬。看着她那可爱的模样,周围的人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夏侯纾轻拭着她额头的细汗,既觉得好笑,又感到生气,忍不住念叨了几句:“昔恬,你好歹是个皇家公主,平时也没少你吃少你喝,怎么吃东西跟叫花子似的?”

福乐公主害羞地拉过被子的一角,轻轻遮住脸颊,带着一丝歉意说:“你就别教训我了,我现在自己都后悔得不得了。不过这也怪不得我,谁知道越国公府的厨师这么讨人喜欢,做的也是我爱吃的菜。”

夏侯纾似笑非笑,今天的家宴上的菜式,都是她爱吃的,并不是福乐公主爱吃的。看来小鬼头果然嘴硬,不肯说实话。

“不知道的还以为谁虐待你来着。”夏侯纾没好气地说。

“可不是,比起越国公府的厨师,宫里的御厨还真是虐待我了。”福乐公主躲在被子下瓮声瓮气地说。

夏侯纾不屑地嗤笑一声,挑衅道:“如果你敢把这些话告诉你父皇,那我才佩服你。”

“有何不敢?”福乐公主从被窝里探出头,声音洪亮,“我就是担心,我一说出来,父皇就把越国公府的厨师请到宫里来。我可不能因为一己之私就剥夺了越国公的这份口福。我多孝顺的人啊!”

夏侯纾用手指点了点她的额头,嫌弃道:“不害臊!”

“我这不也是跟你学的吗?”福乐公主洋洋得意,还不忘强调,“这叫有其母必有其女!”

夏侯纾哑口无言,继续愤愤地给她揉肚子。暗自决定以后不能让她这么吃下去,胃都要撑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