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考验(2 / 2)

登凤阙 锦瑟轻寒 1842 字 1个月前

孟才人拥有一张精致小巧的瓜子脸,五官清秀且雅致,流露出几分难以掩饰的妩媚。然而,她的举止中却带着几分谨慎,透露出一种内敛的智慧。她的两只眼睛常常注视着说话人的身影,犹如在倾听故事一般专注,却从未主动插嘴打断别人的发言。当有人询问她提出的建议如何时,她总是点头微笑,那份憨厚的神态让人觉得她并无心机。对方在感受到她的单纯和没有主见之后,便不再追问她的意见,因此她总是能够巧妙地避开表态的尴尬。

在皇宫之中,沉静的人往往容易被忽视,因此众人都争先恐后地展现自己,以期得到他人的注意。然而,孟才人却是个例外,她的安静如同不存在一般,仿佛是独自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在那些笑语欢声、争奇斗艳的女人中,她的存在反而显得更加鲜明。

夏侯纾之前就听彩杏她们说过宫中几位有名分的妃嫔的家世,所以对孟才人有几分了解。

孟才人的本名叫孟宓,她的父亲只是一个偏远县城的小县令,虽然勤勉于政务,却因为官阶低微,家底子薄,鲜少有人问津。然而,孟宓的美丽和善良,却使她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熙平六年,孟宓通过采选入宫,因其性格温顺,容貌美丽,受封才人。可是如今过去快两年了,她依然还是个才人。大家都说孟宓到底是穷乡僻壤里出来的,见识短浅、缺乏主见,身上总是带着一股小家子气,所以才不得陛下宠爱。

然而,夏侯纾却发现孟才人有着细腻的心思和沉稳内敛的个性,只是因为家世背景不够显赫,她才不敢像出身名门的姚贵妃或母凭子贵的吕美人那样毫不掩饰的展露自己的野心。如果有强大的靠山支持,孟才人恐怕会让姚贵妃都感到忌惮。

姚贵妃百无聊赖的扫了一眼殿内的众人,很快察觉到夏侯纾心不在焉。她柳眉一蹙,心中十分不快。一个佟淑妃杵在那里不说话也就罢了,现在连夏侯纾也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这是不给她面子呀。于是她思索了片刻,突然看着夏侯纾道:“本宫听说贤妃妹妹的琴技卓绝,不知道本宫是否有这个福气,能在宴会上聆听妹妹的琴音呢?”

突然被点名,夏侯纾微微一愣,赶紧把飞远的思绪收回来。

夏侯纾正琢磨着要如何拒绝才不会让姚贵妃那么排斥。

“说来也巧了。”姚贵妃又道,面含笑意,“吕美人的琴技在宫里也是出类拔萃的,连陛下都赞不绝口呢。不如两位妹妹同台献艺,让大家一饱耳福,如何?”

夏侯纾诧异的看了吕美人一眼,没想到对方还会弹琴。她忽然就觉得这琴,不弹也罢。

姚贵妃却紧追不放,目光殷切的凝视着夏侯纾,发放在等她的回答。

夏侯纾再次端详着姚贵妃,心中早已明白,姚贵妃不是省油的灯,不会无缘无故地召集大家来商议宴会事宜。她在景华殿内静坐已久,一直处于观望状态,只是默默观察着大家的言谈举止,从她们说话的内容、语气和神色来哦分析她们的性格和目的,却没料到被姚贵妃发现了。只是大家都知道她与吕美人有过节,而现在姚贵妃将她们聚集在一起,是要给吕美人一个报仇的机会,还是故意让她们彼此争斗,自相残杀呢?

夏侯纾心中疑云重重,她深呼吸一口气,静待事态发展。她知道,在这场宴会中,无论是吕美人的复仇,还是姚贵妃的算计,她都必须保持清醒和冷静,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未知挑战。

吕美人坐在夏侯纾对面略下的位置,她闻言冷哼一声,笑道:“贵妃娘娘这个提议好,可是光演奏有什么意思?不如这样吧,我与贤妃妹妹同台比琴,孰高孰低以陛下的裁决为准。”她眉毛一竖,恨恨扫过夏侯纾的脸,挑衅道,“输的人要给赢的斟茶叩首,你敢不敢?”

夏侯纾骑虎难下,心想也只好答应了。

“这有什么敢不敢的,吕美人说什么便是什么罢。”夏侯纾见吕美人信心十足的样子,又想着姚贵妃说独孤彻都夸她琴技卓绝,心里也没把握,于是笑着说,“可是弹各自擅长的曲子有什么稀奇呢?不如换方式个吧,你我二人各作一首曲子。”说到这里她顿了顿,学着吕美人方才的口吻说,“你敢不敢?”

吕美人怔了怔,眼角划过一丝恨意。她自问自己的琴技在宫里敢称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而夏侯纾的话,分明就是在向她宣战。

“难道我还怕了你不成?”吕美人连装和颜悦色都不肯了,嚯的站起身来,瞪着夏侯纾恨恨道,“输的人要斟茶叩首的,你可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