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氏被老太太冷落,也自觉安分守己,再不似从前那般闹腾。
中秋日近,楚临风原说要来的,谁知道王妃临盆将至,人走不开,只着人送了礼物与管黎并一封书信。
管黎不是那等拈酸吃醋人,况且知道楚临风的心不在那些人身上,自然也不在意,反倒劝说让楚临风好生陪伴王妃,着人回了礼,又私自与楚临风做了两双鞋袜。
此是后话暂且不提,却说纺织工坊的羊毛布已经织出来,手感比棉布要硬些,做成衣裳穿在身上倒是暖和。
“这是第一批,先做了成衣,大约也能有二百多件衣裳,先送平城那边总管大人那边过去试试。”管黎检查过所有的布料,面料细软轻柔,羊毛最是保暖,做成衣服想必不会太差。
纺织的管事是唐族人,管黎应该叫堂叔和婶子,这位堂叔和婶子最是忠厚老实,唐家族里的妇女也来了十来个人,但凡有偷懒的都教堂叔记上,按规矩扣钱,从不肯偏袒任何人。
这位堂叔的两个儿媳妇和一个闺女也跟着做活,工钱照算。只是太严了些未免叫人记恨,难道管黎过来,便对管黎道:“大侄儿媳妇,别说做叔叔的多嘴,如今你是家大业大。难免也有照顾不到的地方。我的意思,按月算一些动作快的做的多也是一样的工钱,未免觉得有失公允,竟不如一人一个织布机,按月算布匹。这般少的也没话说,多的也算是褒奖的意思,就是不知道侄儿媳妇你怎么说?”
管黎也觉得有理,最近有不少族亲在她跟前说这位堂叔的不是,也知道这位叔叔难做。
“九叔说的是,既然这样,那您看多少合适就成,从原来的工钱上定,多的我也不让大家吃亏,每个月多出的银子就余下来到年底分给大家,您看如何?”
九堂叔应下,说是回头一并算了总账着人通知管黎,并不敢自作主张。
肉坊那边现在还没到收牛羊的季节,只听说收成牛羊的价钱高,因此一些牧民偶尔送来一两头,算是问问价钱的意思。
管黎也让他们收下,多就卖出去,少就几个工坊分着吃。
唐书虽也有纺织娘,但管黎这里吃的好,又不遭打骂,虽说管黎过年前被拐的日子好些纺织娘因为工钱的问题去了唐书家,落后结算清楚都想回管黎这边来。
唐书虽说家大业大,也不敢和官府硬碰。
另外庄子上也送来好消息,说棉花已经打了花苞,而且还不少,今年大约是能丰收。
管黎大喜,命人赏赐来人,又令人现宰了一头羊命送去犒赏种地的佃户们。
又教人准备马车,打算亲自过去瞧瞧,谁知道负责照管酒楼的伙计跑来说唐书带人来收酒楼,还把七老爷给打了。
这还了得,管黎立刻叫人调转车头回酒楼看看去。
这事来的蹊跷,老太太不是说宁可不要命也不能卖祖宗的产业,唐书霸道也不敢公然强抢。
胡思无益,还是回去看看再说。
大约两炷香的功夫便到了酒楼外头,此刻酒楼大门关着,伙计和掌柜的都教赶了出来,周围站满了围观的好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