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最后的让步(2 / 2)

有亲戚这层关系,再加上银子,知县满口答应,又说起管墨一家子的闲话来。靠着妹妹买了一个干干净净的小院子一家子住着,又买了两三个小厮,几个丫鬟。如今孩子书也不读,成日在家中玩耍,上回知县他娘唐老安人过寿,一家子过来拜见,那张氏比从前养胖不少,在席面上闹不少笑话。

管墨虽说老实,却架不住家里有个想钱的婆娘,成日家挑唆着管墨弄银子回来。

指着管墨的鼻子骂:“贼没廉耻的穷货,老娘嫁到你家十来年,好汤好水没吃过,倒跟着你受闲气!你妹妹一个做奴才的,我给她寻了亲,如今金奴银婢的伺候着,便嫌弃咱们带累她名声。我若是你早在她唐家门口一头碰死了,找你妹妹要钱没本事,家里倒是能欺负老婆,呸!没脸的老王八。”

管墨哪里还有脸上唐家找妹妹去?少不得在张氏跟前忍气吞声。

又有一些人看管墨老实的,或与他不和的,专门挑唆张氏。

“亲眼看到你家妹子带着好几辆马车进京城去,落后几个月拉几车好东西回来,那京城里遍地都是银子。只怕少不得也有与你们的好东西。”

张氏连听几个人说,心里不免也惦记上了,又因管黎回来也没说送信与他们,因此挑唆管墨:“你们两个是至亲骨肉,她如今好了,咱们也该沾带些才是。况且她一个妇女家哪来那么大福气享受这些?依我说,你竟去唐家问问去,她到底是个什么意思?若果真是个无情无义的东西,咱们就是告御状也要拉她下马。”

夫妻两个因此事吵打不少,每回外出做客,张氏逢人便说自己亲妹子是顾爵爷的干女儿,自己便是爵爷府的小奶奶。北地风俗:凡事有诰命在身的,老一辈称为夫人,小一辈称为奶奶。读书人家的妻子称为娘子,后一些体面家底丰厚的也称做娘子,寻常百姓家只称某家大嫂。知县娘子虽说也是官家,却没有珠冠在身,因此只称为娘子。这张氏出门人叫她大娘子,便不高兴,非要人叫她小奶奶,闹的人人厌弃,一些和唐家好的都不和他夫妻两个来往。

听知县娘子说完,管黎又令人取来一对金戒指,一对累金丝嵌玉玲珑寿字簪与知县娘子戴。

知县娘子满心欢喜,满口答应:“嫂子放心,我们夫妻两个定会好好看着他们,不会给嫂子惹丁点儿麻烦。”

管黎道谢,答了一个万福,“我在那宅里忙,一时间照顾不到,全仰仗嫂子帮忙。这里先谢谢嫂子,下回嫂子过生日另有贺礼。”

妯娌两个相互厮让一番,在县府里吃过午饭便家去。

因酒沉,管黎先回去换了衣裳,落后去老太太屋里说话。

唐太太听闻管黎是去了知县府,即刻便到老太太屋里嘀嘀咕咕了一阵。原来这老太太和唐老安人年轻时不和,虽说小辈们有来往,但老一辈的却不会来往的。

走动也就罢了,又听见说拿了不少东西与那边去,老太太便不欢喜了。

管黎进门请安,老太太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看也不看管黎一眼,问她:“听说你去县府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