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1 / 2)

尚书令 十月清槐 1819 字 1个月前

最近金舜最大的一件事,便是科举放榜了。

送严决明上朝时,我瞧见身着布衣的学子陆陆续续地朝皇榜走去,紧张的同手同脚。

澄黄的榜单前围着黑压压的小脑袋,个个比着肩地翘脚张望。

看着一个个稚气未脱的脸,满怀着朝气,就像清晨的太阳,象征着金舜的希望。

皇帝终于想起我这个闲散人员,他在早朝后将我传进了宫里。

跟在公公的身后亦步亦趋,皇上正在与大臣议事,我便在偏殿稍候片刻。

宫殿金鼎,朱漆环绕,四面侍从低眉敛目伺候在一旁,空气里连人们呼吸的声音都听不到。

我默默地坐在椅子上,无聊地掰着手指。

正发呆,却听有脚步和珠钗叮咚碰撞的悦耳声响,抬头望去一华服女子正被人搀扶着向我行来。

双眸似水,却带着淡淡的疏离,小麦色的肌肤看起来年轻又健康,峨眉淡扫,面上不施粉黛,却仍然掩不住绝色容颜。

女子扶着腰身,腹间微微凸起,我听到侍女们唤她,莲妃。

“莲妃娘娘,小心身子!”

侍候她的侍女一脸小心谨慎,眼睛就快钻进莲妃肚子里似的,战战兢兢。

可莲妃却丝毫不在乎,她直直地向我走来,上挑的凤目带着一丝敌意,她扬起下巴,道:“你就是传说中的傅亚子?”

不明所以地起身,只尊了一声:“娘娘。”

“抬起头来。”

莲妃的脸上燃起了一瞬的恨意,她仔细打量了我片刻,然后不甘道:“火桶是你做的?”

“正是。”

“风谷扇也是出自你手?”

“...是。”

“定境河决堤的河岸,破损的粮仓,也是你修缮?”

莲妃连珠炮似的发问,我都一一应下。

身旁的侍女看着莲妃的胸脯起起伏伏,担心道:“娘娘,仔细身子。”

莲妃却没有理她,她只盯着我,神情变化莫测。

良久良久,她伸手扶我起身,她的手指柔柔的,搭在我的胳膊上好似弱柳拂风,轻柔舒适。

“傅大人起身罢。”莲妃状似无意地拉着我的手,一枚坚硬的纸片顺势塞入我的手中。

诧异的抬头,对上的却是莲妃平静无波的眸子。

她转身,不再看我,冲着一旁侍候的公公问道:“皇上还在忙吗?”

“哎呦娘娘,皇上吩咐过,您来了直接进去就成,不用等。”

看着莲妃的衣摆在门后消失,我捏紧了手中的纸条。

“傅大人。”

待到日暮,偏殿的大门打开,公公躬身将我引入正殿。

皇上的案前堆满了折子,看起来疲惫不堪。

空气里还弥漫着莲妃身上的脂粉香气,淡淡地萦绕,闻着却不腻人。

“傅亚子...”皇上思索着看向我:“如今战事已了,可有什么打算吗?”

“任陛下吩咐。”

皇上却笑,两颗酒窝在脸颊若隐若现,道:“两朝以来,你可是第一个女尚书,怎么样?这官职可顺当?”

想了想,我亦笑着道:“也还行。”

“哈哈哈...好一个也还行,”皇帝将面前的折子递给我,道:“朕的案上可都是对你不满的折子啊!”

“哦?”我心中微惊,面上却不表露。

“兵部,礼部,吏部,刑部皆参奏你自满自大,孤行一意,举措失当,傅大人对此有何辩解啊?”

皇上虽然笑眯眯地说着这句话,可话语间却听不出笑意。

我连忙跪下,嘴里道:“若因各抒己见而被恶意诽谤,那也无话可说。”

“哈哈哈...各抒己见何妨,只是能让那几个老东西一起上.书,傅大人也是头一份了。”

皇上这话是褒是贬听不出语意,我低着头不说话。

“傅大人还未解释,这是为何呢?”

我低着头,将六部尚书是如何躲过我,自行开会决定的事情全盘托出。

皇帝听了,哈哈大笑。

“这事儿,朕信你说的。”

皇帝指着奏折道:“他们在折子里写的,可是跟傅大人所属完全相悖。”

我心惊不已。

“军需部如今形同虚设,朕思虑已久始终想不出在这朝里什么职位配得上傅大人的才华,倒是今儿莲妃来过,提醒了朕。”

“太傅,如何?”

我诧异地抬头,对上皇帝笑眯眯的眼,连连推辞:“臣才疏学浅,实在担不起。”

“爱卿过谦了,”皇帝朗声笑道:“傅大人的功劳皆在眼前,朕是看在眼里的,甚至民间也有歌谣称,军需女尚书,抵铁甲千军,怎么能是才疏学浅?”

“做太傅,和傅大人曾经在国子监任职一样,都是教书育人罢了,不过是太傅的学子只有太子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