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2 / 2)

尚书令 十月清槐 1738 字 1个月前

而冯远洋倒下后,工部一片大乱,工部尚书更是不知所踪。

严决明一举取代冯远洋在工部位置,成为新一代朝中最大的红人,出任工部侍郎,党羽林立,喜好和各保守派官员撕逼,目前从无败绩。

严决明不仅喜欢撕逼,更擅长阴人。

尤其针对京城府尹——林府尹一党。

京城府尹极力劝降,拉帮结派要皇帝低头向太掖服软,岁贡、美人、珠宝,一股脑地奉上,以求和。

严决明每日与林府尹唇枪舌战,几次气的林府尹血压飙升,晕倒在朝上。

朝野上下,对他是议论纷纷。

奸臣大毒瘤严决明,排除异己,独断专行,力劝皇帝成立军需部,以战止战。

严决明来寻我,他出现在国子监院外时,我几乎认不出。

他身上的气质,阴沉沉的,我见他穿着朝服,正二品。

我恍然间,像不认识他了。

“亚子。”严决明站在门外,行色匆匆,他的眼下布满了血丝,不知有多久没有睡过一个完整的觉了。

“新成立的军需部,可有兴趣?”

我不解。

“工部如今无可用之人,前线告急,士兵连甲胄都分不全,而户部更是一片混乱,粮食征收上来,连军粮军饷都计算困难,更不谈能准时发放了。”

严决明看着我真诚地劝道:“金舜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去军需部罢,那才是你能发挥能量的地方。”

他没有多留,便急忙忙地走了。

他说,他急着去皇帝面前与保守派再撕逼,不能多待。

那些老头子忒能胡诌,去的晚了,怕皇帝便被说动奉上金舜百年基业了。

严决明走了,可他说的话却还留在我耳边。

我想起梁翊对我说的,邀我去梁氏木枋,薪酬翻倍,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又想起葛兴弟对我的信任,付志梁临走时托付我的算学重任。

他们都是对我有所骐骥的人。

我,好像头一次,正视自己的事业。

傅书业给我书了信。

字迹潦草,信纸还丢了大半,可见书信时周遭环境是多么的不堪。

“亚子,你敢相信,我们与太掖交战,全靠战士们近身肉搏吗?我们甚至都分不到一件像样的护甲!”

我心惊不已。

靠人海战术吗?金舜多少好男儿,死于这样的毫无装备之下?

傅书业呢?他也没有装备吗!

我急吼吼地翻着信纸,可剩下的大半却浑然不见了,无从得知他如今的状况。

翻来覆去,我心里越发不安。

下意识地出了国子监,我想去寻严决明

想要求他,求他动用一切力量把傅书业从前线带回来。

大街上,澄黄的告示贴满了街头巷尾。

我驻足,那上面写着,“军需部广招有能之人,不论出身,不论学历。想要为前线出一份力吗?想要保护前线的家人吗?来吧,军需部等着每一个有能力的你。”

我想我心动了。

傅书业在前线杀敌,我不能躲在京城国子监的院子里,什么也不做。

我也要为保护这个国家出一份力。

我也要保护我的家人,保护应征入伍的每一个士兵,保护傅书业,保护梁翊。

甚至,不能辜负豁出性命只为前线收割粮食的孙爷爷和他的儿子。

他们都在为这场战争奉献自己。

我不能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

兵刃甲胄,军粮分摊,这些,我都可以。

是的,我可以。

半路折返回了国子监。

我迅速地一头扎进了舍院,开始打包用品。

这舍院,我一人独居了这么久,竟从没想过,有朝一日,我会以这样的方式,这样的心情离开。

背着行囊,我找到了躺在舍院的秦离若。

他吓了一跳。

“你要去军需部?你疯了吗?正打着仗,万一要你去前线怎么办?”

“那就去!”我掷地有声地回答:“若是国家需要,抛头颅洒热血又何妨?傅书业能做到的,我也一样。”

“你这是在赌气吗,亚子。”秦离若急了,他伸手握住我的肩膀,努力劝道:“若是因为田兰荷的事,我向你道歉就是,那日我是口气冲了些。”

“不。”

我摇摇头,却道:“你还不明白吗,这不是别人的战争,这是我们的战争。不是我们躲在后面就可安然无恙的。”

“我,要为金舜,贡献我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