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领命(2 / 2)

“哦?”皇帝本还有些歪斜,这会儿来了兴致,坐直了身子,“信王这是怎么说的?素怀安她不在沿河修堤呢?”

信王站在堂中,双手呈着一本折子。

皇上身边的伺候公公想要走下台阶去拿那封折子,却被皇帝斜眼的眼神钉住。

皇帝从台阶上下来,亲自把信王扶起来,“信王,你这又是何必?就是一个工部侍郎,犯得着劳动你吗?”

皇上顺势从信王手里接过折子,信王就开始陈奏,“臣听说素怀安在治理好洪患后,在沿河府滞留三年不归,更是在沿河出了人命案,原沿河知府何澜何大人死于素怀安手中,押解回京的江宗年更是无故在送京途中遇害身亡。”

“哦?”皇上微微皱眉,“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情?”

“是,尤其是三年间素怀安不知何故停留在沿河。”

“她现在在何处?”皇帝声音不大,比着三年前更多了一份沉稳。

素怀安从队列里出来,“启禀圣上,”她一撩袍子,“微臣在此。”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皇上微微仰着下巴,眯着眼看她。

“回圣上,微臣昨日刚刚赶到。”

“既然是昨日来的,为什么没有来见朕?”

“这……”

“嗯?”皇上不怒自威,轻轻一个疑问字问的也犹如千钧压在素怀安身上。

“微臣三年未归,半月来风尘仆仆,想要焚香沐浴,这才敢来面见圣上。”

皇上听素怀安能圆回来,有心放她,训斥几句,也就不愿再与她计较。

“皇上,素怀安命案在身,何大人三年未成鸣冤。”信王拱手对着皇上。

皇帝就只能踱步到信王跟前,“信王,素怀安就算是有罪,她也算是刚从沿河府回来,你看看给人弄的一身尘一身土的,这样吧,新任大理寺少卿王伦来了没有?”

“微臣在。”王伦从队伍里跑出来。

“你给查查素怀安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王伦领命。

“信王,这下算满意?”皇帝问站在身边的信王。

“但素怀安滞留三年未归,置工部其他事务如若没有,臣瞧着她也算是没把皇上放在眼里。”信王仍是抓住她三年未返说事。

“信王觉的该怎么罚?”

信王本就等着这一句,既然皇上这么说了,他也就毫不客气,甚至有些喜出望外,“回圣上,西南境有一处前朝的旧阁名字叫做元王阁,据说站在阁上可以看到飞流而下的瀑布,又可以看见白鹭从水上腾飞,那处阁冬暖夏凉,是个好地界,再过半年就是太后的生辰,不如派素大人去重建元王阁,也算是将功抵过。”

“哦?”皇上被信王的描述吸引,听得入了迷,“真有这么一处?”

“是。”信王躬身。

“那这样也好,素怀安,你就去西南吧。”

素怀安想着昨天听唐月说的,西南正不安生,在闹战事,这会儿去修建阁楼,不说半年能不能建完,光是图纸就要花费一番功夫。

她不敢急匆匆应下来,脑袋转的飞快想了想,“回圣上,微臣早先也曾经听说过这元王阁,只是元王阁屡废屡建,到了先今也过去了数代,这中间最早修建元王阁的图纸七零八落,更何况要复原阁中装饰画作,仅是百菊引蝶图就要画上半年,若是只给半载,只恐怕……”

“你是怕时间不够?”

“这……微臣只是就事论事。”

皇上脸色略有不愉,“素怀安,你不要以为自己是带功返京就站这里讲条件,你……”

“皇上,素大人这样说也不无道理,都说是慢工出细活,素大人这样本身也无可厚非,太后生辰年年有,往后退退,只要能在日子上完成即可。”信王忽然出言求情。

“素怀安!你看看!到最后还是信王识大体,你觉着需要多久?这次必须当着大家的面给个日子。”皇上也不含糊。

“回皇上……”素怀安想了想,“算上选址修图凿料,一套下来怎样也要三年。”

“你!好你个素怀安!你怎么做什么事情都要三年?”

“微臣该死。”

“你是该死!”

“皇上,不如就给她三年,若是三年造不好,再来说。”

信王跟着接话,他一说话,堂里气氛才稍微和缓。

“素怀安,你这算是戴罪立功,刚才信王仁义厚道,替你求情说话,但他也眼睛里不揉沙子,若是真要查出来沿河命案与你有关,你知道该怎么办?”

“是,微臣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