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钟家(2 / 2)

人死避免不了买棺木,纸钱以及白烛等,可好端端的,大家又会觉得晦气。

这就导致钟家子嗣娶媳妇嫁闺女有点困难,钟家的儿媳妇都是贫苦人家的姑娘,说是嫁,倒不如说是卖。

钟家男儿多,两房加一起就有两个姑娘,她们从一出生,长辈都发愁,就怕寻不到好人家嫁了。

有人登门说亲,钟家人都很欢喜。

得知是西城卤肉吃食的东家,别提多高兴了。

只是为了闺女,钟家人都很能忍,没有当时就给答复。

孙嬷嬷理解,谁家嫁姑娘不得打听打听男方再给答复。

结果,钟家打听董泽瑞的时候,亲眼目睹董泽瑞把姜大和姜蓉轰走。

“我瞧着脾气挺大。”钟姑娘的亲大哥钟浩又想想当时的情况,都被赖上还没脾气,那太窝囊了,又说:“不过,发脾气也对,不孬。”

董家的条件可比那些没啥条件还嫌晦气又摆身份的人家强太多,而且媒人还是章家管家的媳妇,亲事成了,谁还敢说钟家姑娘不好嫁?

可钟浩母亲廖氏还是忧心,她看向丈夫,“孩儿他爹,姜家的事不解决,对咱闺女不好啊。”

钟浩父亲钟英点头,“等孙嬷嬷再来,把事情照实说,董家能把姜家的破事处理好,钟董两家就结两姓之好。”

平川镇,双晗食馆

董薇晗回了后院,又去厨房。

汪顺正在擦拭灶台,装调料的罐子等,见董薇晗进来,说:“董姑娘,三七和当归就有两包了。”

第一天董薇晗亲自熬得三七当归鸽子汤,之后事赶事就顾不上,炖汤的活就交给了汪顺。

董薇晗拿起围裙往身上穿,“这三七当归鸽子汤喝个七天也差不多了,大后天换汤炖。”

“那我能跟着董姑娘学吗?”汪顺在双晗食馆做掌勺也有几个月,他知道店铺里的调料与旁的食馆不一样,可即便这样,他做出来的菜和董薇晗还有差距,小菜已经学了不少,炖汤他也想尝试。

汪顺签的是二十年的契书,董薇晗不怕汪顺忽然学了本事就跳槽。

当然,就算是被其他食馆挖走,做出来的菜在调料不全的情况下也会失了平时的水准。

董薇晗点头应下来,“可以啊。”

汪顺笑得眼睛都快‘没有’了,“谢谢董姑娘。”

董薇晗继续教王氏做太阳花酥,因为过了吃饭的时间,汪顺也有时间听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