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赤皇朝着身后的司礼监秉笔大太监陈忠贤一摆手,陈忠贤立刻会意地走上前。
“圣上御旨,大将军白予修接旨——”
文武百官文言立刻齐刷刷的跪下。
白予修则是略有惊愣,他猜到了陛下会对他有所奖励,但是没想到会当着全城百姓和文武百官的面宣读圣旨。
他双膝跪地,低垂下头,叩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将军白予修出征月氏大获全胜,其赤胆忠心、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忠心爱国,实乃众人效仿之榜样,为褒奖其才能,故晋升为枢密使,钦此——”
“白将军接旨吧。”
此圣旨一出,在场的所有人都瞠目结舌,大吃一惊。
这怎么可能?
陛下,怎么会受封一名武将当枢密使?
这简直是胡闹!
莫说是在场的所有人,就连白予修也怔了一下,短促而**地呼了一口气。
这个圣旨他可不敢接,他若接了,就是与燕赤国的祖宗家法所违背。
燕赤皇和煦一笑,从陈忠贤手中拿过圣旨,放到了白予修的面前。
“朕是有识君主,绝不拘泥于旧规,爱卿既然有此才能,朕定当不吝啬奖赏!枢密使是你应得的职位,你受之无愧。”
然而,燕赤皇话音刚落,立刻就有言官站出来反对。
“陛下,您难道忘了高祖皇帝建国时,曾说过武将不得当宰相的遗诏?您这公然在违背祖宗家法!”
燕赤国在建国初期,高祖皇帝就明确下过命令,不允许武将担任要职,武将的社会地位也很低,陛下如此一来,岂不是要本末倒置?
随后,又有内阁大学士唐华晨开口:“陛下燕赤国建国两百余年,从未有过武将担任宰相,这于理不通!您难道不怕白予修,大权在握手中又长有重兵会心生反意吗?”
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多了去了,那不说就说唐明皇时期的安禄山,不就是因为手中握有重权才险些造成了王朝的更迭?
不光如此,就连教导燕赤皇为帝的帝师,方彦博也是强烈反对,甚至语气更为强烈。
“陛下,掌机密而为军士所喜,自于事体不便,不计白予修之用心如何也,还望陛下戒前世祸乱之迹,免去白予修的职务,放到外地。”
燕赤皇的脸渐渐变了颜色,眉毛拧到了一起,眼睛里迸发出一道道刀一般锋利的光,大声的呵斥道。
“你们这一个个都是什么意思?朕不过是想奖赏忠君爱国将士,难道也不可以?难道你们非得要拘泥于规矩是非,不辨是非不予奖赏?”
他猜到了朝臣会反对,但是没有想到反对的会如此强烈。
白予修的战功,大家有目共睹,保家卫国做了多少贡献?
他这么做,也是为了激励更多的将士们守护国土,这有错吗?
方彦博冷然一笑,说出来的话毫不留情:“看来,陛下这江山坐的太过于安稳,您今日封他为枢密使,就是确定他绝不会谋反吗?”
燕赤皇一怔,不由得微微蹙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