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暗中(1 / 2)

卿卿入君怀 简欢 1557 字 1个月前

李钰神情微变,但多年来的争斗生活让他没时间替皇帝悲伤,而是快速分析了眼下的情形,最终得出如谢昭一样的猜想结论。

皇帝当夜因回纥之事高兴饮醉,赵皇后以中宫之姿派宫人将皇帝抬去了勤勉殿,又多加亲身照顾,直到天明时,就传来皇帝病重,晕厥不醒的坏消息。

南平王的船也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赶在紧要关头抵达盛京——平时装载的货物一概更换,就像是早早知道盛京中的一切似的......

李钰心下明了,顿时回转身子去了另一个方向,脚下加快步伐,吩咐道:“码头的人先不要有动作,只吩咐人将那五艘船拖住,宫内的局势必先稳定下来,才能办其他的,咱们必不能先乱了阵脚。”

谢昭闻言了解事情的严重性,低声一句是匆匆离开。

李钰并没有去其他地方,而是直奔德妃的扶鸾殿。

宫人们见到李钰疾步进来,便知三殿下是有要事,纷纷知趣退下。

有脚程快的宫人去了小佛堂禀话,德妃放下经书率先出来,母子二人正巧在廊下碰面。

“钰儿何事这般要紧来见我?”

李钰神情严肃,不带一丝笑意,低唤了一声道:“母妃。”

母子连心,德妃见儿子这般神情,已经是心下了然,挥了挥手,一旁众多宫人连带着掌事姑姑也退了下去。

“钰儿,你现在可以说了。”

德妃抓着李钰的手往佛堂里走去,见周围确实无人,李钰才说了一句话。

德妃原本平和淡然的面庞忽然眉头紧锁,神情焦灼。

“你说的可是真的?”

李钰摇摇头,如实说道:“母妃恕罪,这些只是儿子从之前的蛛丝马迹中连成的猜想,并且事情也如儿子猜想的那般进行,但意识到此事的严重性,还是觉得不能瞒着母妃。”

李钰能有一代‘贤王’之名,并非是凭空而来,其中一部分也是因为背后有德妃。

德妃看上去与世无争,其实也是为了自保开始与皇后进行这几年的明争暗斗,只不过在皇帝的心里,他的皇后小气善妒,而德妃却是格外的贤名淑娴,这也算是德妃不可示人的心计与手腕。

然而与皇后最大的不同,便是德妃心里是有皇帝的,她早年以叛离家族的代价去给还在做一方郡王的当今圣上做‘妾室’,无疑是为家族脸上抹黑,可德妃眼光锐利,心思灵巧,她虽然真心喜欢,可其中也不乏慧眼识人的期许。

一直到皇帝荣登大宝,德妃的娘家人这才与德妃重修旧好,德妃也不计较,毕竟她孤身一人成不了事,而且自己生的又是皇子,就算她不愿意争,皇后也未必不会逼着她去争,因此,一个枝繁叶茂的家族对于德妃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德妃闻听儿子带来的消息,心下虽然焦灼,可还是冷静的骇人,她最大的举动不过站起身来走了两步,便站定在窗棂前。

“母妃?”

多年的母子心有灵犀,德妃的这番举动让李钰感觉到她心中已有谋算,若是在平时他必然不会出声打断,只会静静候在一旁,等德妃什么时候想说了才继续。

可今日的情形比不得往日,李钰心中似热锅上的蚂蚁,怎能安然坐着等待。

片刻后,德妃才转过头:“钰儿,若我猜的不错,你父皇病危快要......那时,只怕便是凤德殿那位,逼宫之时!”

李钰本以为太子和皇后只想控制朝政,还没有胆大到此等地步,却没想到德妃斩钉截铁这样断言。

他循着德妃的思路往前想了几步,差点惊出一身冷汗。

是啊,若是谢昭的猜想成真,那皇后与太子想让父皇何时醒来,他就能何时醒来。可若是太子想要名正言顺登上帝位,除了太子这个头衔,还须得内阁三位大学士、以及正史官、谏台史都得在场,亲口下喻,正史官代笔,写下侧封太子为下一任皇帝的圣旨。

最后还要盖上属于皇帝的金印玉玺,这样才算是落实此事。

仅凭着药物让皇帝迷晕中当着以上所有人的面将这些事做完,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除非逼宫。

以兵力围困勤勉殿,逼着皇帝写下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