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招工计划(1 / 2)

“但是就像你说的,我们不能强迫她们,关键还是得她们自己真正愿意干。

家里人不阻挠,毕竟强扭的瓜不甜,就算勉强去了干不长,对厂里也是一个损失。”

林叶立刻让李翠花把张爱莲,王小梅,刘招娣都叫了回来,很快小小的妇联办公室里,几个干事围坐一圈。听赵建设又把情况详细说明了一遍。

比刚才更加具体,甚至举了几个他吃了闭门羹的例子。

听完之后办公里一阵沉默。

李翠花性子最直率先开了口。

“这有什么难的,我看就是那些男人思想落后,谁家的男人不让去,咱们就像上次对付孙大牛那样,拿着婚姻法上门去做工作。

白纸黑字写着呢,妇女同志有参加工作生产的权利。他们这是阻碍妇女同志的进步,破坏国家建设,实在不行就让派出所同志配合教育他们。”

张爱莲比较稳重,思考的问题更加全面一些,想了一会她摇了摇头。

“翠花,我觉得这次的情况和上次扫盲班不太一样,上次学习是在家门口,时间短,牵扯精力少。

这次是进厂工作,是正式参加社会劳动,要离开家至少八九个小时,还要适应三班倒。

对于家庭的冲击是比较大的,很多家庭的顾虑深色可以理解的,用政策压他们效果恐怕不会太好,还容易激起男人的逆反心理,觉得咱们妇联不近人情,反而把路堵死了。”

张小梅点头附和,她的心思比较细腻一些,更多是从妇女自身的想法去考虑问题。

“张姐说得对,很多女同志自己可能也犹豫,都没有出过远门,也没干过工作。

听说机器那么吓人,怕自己笨手笨脚干不好,也怕受苦受累,更怕师傅骂,这些实际困难不是光有勇气就行的。”

刘招娣也补充道。

“是啊,我还听说纺织车间里夏天像蒸笼,冬天又潮又湿,棉絮吸到肺子里对身体也不好。

很多身体弱的女同志可能都有些打怵,而且光讲责任解决不了这些实际的问题。”

林叶就在一旁默默的听着。

几个人讨论了一圈,大家发现这事确实比想象中的更棘手。

政策和法律上是完全支持的,但具体到每个家庭,每个个人,都有实实在在的困难和各种各样的顾虑。

妇联能做的似乎很有限,手段也不能过于简单粗暴。

“大家说的都有道理”。

林叶考虑了半天终于开口。

“硬来肯定是不行,容易把事情闹僵,也背离了我们妇联帮助妇女的初衷。

我觉得我们还得从最基础,最实在的工作做起,宣传动员,还有就是消除信息的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