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紧急求助(1 / 2)

她们不由分说地开始接手林叶桌上那些尚未整理完的文件,分工合作,有的负责仔细誊抄笔录,有的负责分类归档,有的负责核对数据,效率极高,配合默契。

林叶确实饿得前胸贴后背,也不再推辞,端起碗大口喝起粥来。

温热粘稠的糊糊滑入胃中,一股实实在在的暖流迅速扩散开来,驱散了夜的寒意和深入骨髓的疲惫。

整个上午,妇联办公室里都弥漫着一种忙碌的气氛。

林叶简单安排了任务后,也迅速投入了工作,主要是快速浏览和审核干事们整理好的各类材料,确认无误后签上自己的名字。

几个人齐心协力,进度飞快,厚厚的文件堆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整齐有序。

期间,王主任的身影在办公室门口出现了一下,她朝着里面望了一眼,看到一片埋首工作的景象,目光尤其在林叶略带疲惫的侧脸上停留了片刻。

她张了张嘴,嘴唇嗫嚅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

但看到林叶全神贯注于手中的文件,完全没有注意到门口的情况,她最终还是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只是眼神复杂地又看了一眼,便悄无声息地转身离开了,脚步声消失在走廊尽头。

林叶其实眼角的余光瞥见了王主任的欲言又止,但他此刻真心懒得去猜对方那些弯弯绕绕的心思。

自己是市妇联直管的干部,而且和她行政上平级,只是党组织关系暂时挂在街道而已。

工作上的事情自然按流程公文往来,私下里的那些试探和微妙情绪,他没兴趣也没那个美国时间去揣摩。

在他这里,规矩很简单,有事说事,无事退朝,提高效率,别搞虚的。

到了中午时分,在所有人工协作下,所有关于易中海案的文件,包括详细的调查报告,综合处理意见,各方出具的证明,完整的审讯笔录副本,以及相关法律条款摘录等。

全部整理归档完毕,厚厚几大摞,分门别类,整齐地码放在林叶的办公桌上,看着就让人有一种成就感。

林叶让做事最细心的王小梅将一份完整的副本给王主任送过去备案,这是程序要求。

刚忙完这事,还没等喘口气,街道办的门卫老张头就敲门,送来了一封公函。

是区邮局通过内部渠道正式发来的,关于对那名违规经办何雨水汇款业务的邮递员的最终处理决定回函。

林叶拆开牛皮纸信封,抽出公函。函件措辞正式而严谨,盖着区邮局的红色公章。

上面写着,经邮局领导层连夜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决定,已对当事人XXX进行了严肃处理。

认定其工作严重失职,造成不良影响,决定撤销其现有邮政业务岗位,调离一线,即日起负责邮局大院的门卫看守、报纸分发及卫生清洁工作,以观后效,并全局通报批评。

林叶看完,眉头微皱,直觉上觉得这处罚对于造成如此恶劣影响和实质性损失的行为来说,似乎有点轻了。不就是换个岗位看大门吗?

旁边的刘招娣心思最为细腻,看到林叶的表情,立刻小声解释道。

“主任,您可能不太清楚咱们这儿的实际情况,这处罚听着是调岗,其实在系统内算是不轻的处分了。

在咱们这儿,邮递员、售票员、保育员这些,可是正经的‘八大员’,是受人尊敬的好工作,端的是铁饭碗,吃的是商品粮,多少人挤破头都进不去。

现在让他去看大门,那不仅仅是又累又脏没面子,工资待遇、各种补贴肯定也跟着降级,等于是在系统内被一撸到底。

而且贴上了一个犯过错误的标签,以后晋升、评优啥的全都泡汤了,在这单位里一辈子都很难再抬起头来。

这种惩罚,对他那种熬资历的老职工来说,有时候比罚点钱更让他难受,简直是社会性死亡。”

“而且正式员工很难开除,毕竟他对于易中海一案最多就是工作疏漏,属于工作态度问题,造成何雨水饿肚子的元凶是易中海。”

林叶一听,顿时恍然大悟,暗骂自己一句经验主义。

是他想当然了,下意识地把后世的普通快递员和这个年代具有特定社会地位和意义的邮递员身份划了等号。

在这个百废待兴、工作机会稀缺的年代,能当上邮递员,绝对是光宗耀祖、让人羡慕不已的好差使。

这样的行政处罚,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确实算得上是相当严厉了,足以起到震慑作用。

他点了点头,神色缓和下来,将这份回函也仔细归入案件档案之中。

最主要的是你猜邮政局的政是什么意思?人家有正式的执法权,处置权,不归属地方。

中午简单午休后,林叶召集四位干事开了个小会,总结近期的工作并部署下一步行动。

“易中海案和赵家案,算是给我们妇联工作撕开了一个口子,也初步立起了我们妇联敢管事、能管事的名声。

但这绝对只是开始,甚至可以说是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