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吃得好,还要吃得讲究。
吃出文化和哲学。
用顾尘同桌土大款的话说,就是有钱烧的。
吃个饭还特么能吃出哲学,纯纯有大病。
说是这么说。
泡沫经济期间的小鬼子,就是这么有病。
夫妻二人频频点头,马志国甚至掏出纸笔记录。
徐彩霞插话说道:“除了供应小鬼子,姐的百货大楼,能不能也卖点这类海参呢?”
“咋说呢,能卖是能卖,问题是没几个人买啊。”
换成京城,沪城,广府这些一线大城市,先富起来的有钱人如同过江之鲫,价格标的再高,也有人愿意为面子买单。
可这里是丹城,徐彩霞负责的百货大楼,又只是个县级商业体。
和商业气氛浓重的南方比起来,东北绝大多数的老百姓,都是端着铁饭碗的国家职工,每月拿着几十块的死工资和奖金。
哪怕将海参标价一百一盒,也未见得有人愿意掏钱购买。
“姐,县城这个舞台太小了,等您升到市里,才有展示才华的舞台,这样吧,我家里还留着一斤干海参,本来是打算给我姥,还有我姥爷尝尝,补身体用的,先挤出来给你,拿着他们去轻工业局,商业局,外贸局,走走关系,尽快得到上级支持,把手续的事情办下来。”
食品厂属于轻工业局下辖部门,这边的关系要打点。
对外出口,锁死顾尘供应商身份这件事情。
又需要商业局和外贸局点头。
三个大衙门,全都要走一遍。
不能空手过去。
野生海参成了最好的敲门砖。
“礼物的事情也不能让你一个人掏腰包,姐用大楼里商品给你补,你看看还想要啥?”
徐彩霞心知一斤干海参价格不菲,提出这份礼物算三个人合资。
顾尘如果缺啥少啥,列一个清单。
徐彩霞以残次品的名义,低价打包卖给顾尘。
“要是这样的话,姐,你能不能帮我准备一批学习文具,比如说铅笔,钢笔水,格子,橡皮,钢笔,练习本这类的文具?”
顾尘也不客气,随口讲出好兄弟李大龙有意竞争村长。
为得到镇上的支持,顾尘建议李大龙自掏腰包购买一批桌椅板凳,帮助镇小学和中学改善学习环境。
如果徐彩霞方便的话,再给顾尘弄一批文具。
这么一来,等于是锦上添花。
可以确保李大龙成功当上村长。
二十多岁的年龄,属于李大龙最大的短板。
仅靠曾经的一些好人好事,也不足以让他成为一村之长。
“没问题。”
徐彩霞沉思了片刻,承诺这件事情包在她身上。
铅笔,本子,橡皮这类的文具,百货大楼不敢说应有尽有,供应两所学校还是没问题的。
不是稀缺物资,百货大楼就有办法大量进货。
商议完主要事情。
两口子做东请顾尘几人吃饭。
地点定在食品厂食堂。
吃完饭。
几个人就住在船上,明天白天再回去,马志国顺道给他们带点烤鱼片,鱼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