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步步为营,养殖海参急不得(1 / 2)

次日下午渔船抵达县城码头。

还是老规矩,其余人留守渔船,顾尘上岸联系目标人物。

“姐,姐夫,你们瞧瞧,上等连城海参,个头一个比一个肥,要是铃木那群人看到,非得惊呼不可思议。”

铁皮船冰舱门口,徐彩霞两口子瞠目结舌看向里头海参。

得知这些海参在小日子眼里价值不菲,又听说连城那片有大量未经捕捞的海参聚集区,马志国惊叹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徐彩霞已经在心里算经济账了。

制作成干海参,以每斤一千块的价格供应给食品厂。

再由食品厂进行二次加工,分装,申请出口商品权限。

一切就绪。

应该定多少钱呢?

“弟,船上有没有说话的地方?”

徐彩霞问道。

“去驾驶室。”

心知徐彩霞为什么这么问,顾尘示意大哥几人去码头待一会儿。

随即,顾尘和徐彩霞两口子步入驾驶室。

各自坐下,徐彩霞开门见山地说道:“小尘,这玩意能不能人工养殖?”

“可以,但是现在还不行。”

都是聪明人,顾尘也不兜圈子,特级辽参和其他水产一样,都存在人工养殖的可能。

但是最开始,最好别这么做。

小鬼子吃过见过,尝过野生辽参的味道。

再吃人工养殖的辽参,分分钟就能品出差别。

慢慢来,先把辽参的境外知名度打出去。

等到订单接踵而来。

纵然己方不提人工养殖,野口公司也会求着顾尘搞养殖。

“姐,您是商业高手,肯定比我更清楚上赶子不是买卖,咱们自己搞海参人工养殖,先不说要投入多少钱,光是设备,技术,就够我们喝一壶的。”

“况且,辽参的口感和市场前景,仅仅得到了铃木经理一伙人的认同,尚未得到他们公司管理层的认可,先从野生辽参下手,等到咱们的出口辽参打开部分小日子市场,再想别的也来得及。”

做大做强,肯定不能只依靠野生捕捞。

辽参的销售种类,也不允许顾尘小家子气。

高端野生古法干参是买卖,即食辽参,真空冷冻辽参也是大买卖。

除此之外。

海参保健品,深加工商品,样样离不开充足的供应链。

“彩霞,咱们就听小顾的吧,我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事情八字才有一撇,先别急着迈大步。”

这一回,马志国倒是非常听劝,不但认可顾尘的步步为营,更认同他说的上赶着不是买卖。

想当初,为了给厂里的烤鱼片拉订单,马志国求爷爷告奶奶,外商就差用鼻子孔说话了。

求外国人下单的滋味,属实是不好受。

“姐夫,这笔生意要是成了,野口公司的高管一定会亲自下来考虑,我建议厂里专门开辟出一个专用车间,免得被吹毛求疵的小鬼子找出毛病。”

“然后再联系木器厂,打造一批漂亮的木质礼盒。”

随后,顾尘将前世一些商业推广,产品包装,包括课堂上老师讲的产品溢价理论,换成自己的话传授给二人。

小鬼子贼有钱,吃东西要吃最好的,买东西也要买最漂亮。

门面功夫必须做到位。

另外。

顾尘还从EMBA课上的水课老师口中得知,风靡后世的所谓古法制作,匠人精神。

全都是小鬼子率先搞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