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远的手指在桌上那份薄薄的报告上轻轻敲击。
99.7%。
这个数字,就是一把锋利的手术刀。
他脑中迅速盘算。
直接用盗墓案去冲击董成?
不行。
链条太长,中间环节太多,高文成、陈建业,这些人都是老油条,随便哪个环节断掉,都可能功亏一篑。
董成这种人,不见棺材不掉泪,没有绝对的证据,他能把黑的说成白的。
更何况,他背后还有郑国涛,甚至可能有更上面的人。
硬碰硬,是下下策。
但现在,他有了更好的选择。
盗掘、走私文物。
这条线,干净、利落。
证据链就在眼前。
哈市的赃物,青松县的墓坑,报告上的数据将它们死死钉在了一起。
这案子,可以单独办。
把它做成一个纯粹的刑事案件,先不牵扯董成。
就像打蛇,先打七寸。
董成是蛇头,可高文成和陈建业这条走私链,就是蛇的七寸。
打断了它,蛇头就会慌,会乱,会暴露出来。
还能把水搅浑。
让郑国涛他们以为,自己的目标只是这条走私线。
他们的注意力会被吸引过去,疲于奔命地去切割,去补救。
而他,林昭远,就能在他们制造的混乱中,获得宝贵的喘息之机,去挖那更深、更黑的秘密——长山县的旧案。
想到这里,林昭远不再犹豫。
他拿起那部经过特殊加密的电话,按下了一串烂熟于心的号码。
屏幕亮起,分割成三个窗口。
一个是他的脸。
一个是远在哈市的赵铁,背景是嘈杂的办公室。
另一个是临江的张剑锋,他似乎在一辆车里。
三方视频会议,瞬间建立。
“情况有变。”
林昭远开门见山,声音压得很低,“物证比对出来了,哈市的货和青松县被盗的文物,是同一批。”
屏幕那头的赵铁,眼睛猛地一亮。
他等这个消息太久了。
张剑锋则眉心一紧,他知道,这意味着要收网了。
“我的计划是,”林昭远的手指在桌面上画着无形的地图,“行动提前。”
“但不是在临江而是在哈市。”
“以哈市警方为主力,临江配合。”
“在下一次交易时,人赃并获。”
赵铁立刻明白了林昭远的意图。
在哈市动手,管辖权清晰,临江这边可以最大程度地撇清关系,避免被郑国涛直接干预。
“没问题!”
“我这边早就准备好了,只要东西入境就插翅难飞!”
“老张,”林昭远的目光转向张剑锋的窗口,“你的任务最重也最危险。”
“说吧。”张剑锋惜字如金。
“第一,继续盯死高文成和那辆黑色轿车,确保他们离港时我们能第一时间掌握。”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行动一旦开始,你必须用尽一切办法,拖住陈建业,让他无法给任何人通风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