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整合资源,谋划扩张(1 / 1)

味源重张的火爆,如同在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上施加了精准的推力,瞬间引发了何雨柱事业上的连锁反应。不仅每日预约电话被打爆,更重要的是,它为何雨柱带来了巨大的信心和更广阔的视野。小院的成功验证了他的厨艺、品牌和人脉的巨大价值,但也让他清晰地看到了其局限性——规模太小,接待能力有限,无法满足更大的市场需求。

他知道,是时候将蛰伏期积累的所有资源进行整合,绘制一幅更宏大的商业蓝图了。

深夜,“味源”打烊后,何雨柱独自一人留在院中。月光如水,洒在静谧的院子里,与方才的热闹喧嚣形成鲜明对比。他搬来一张小桌,泡上一杯浓茶,开始系统地清点他的“家底”。

资金:系统空间内,黄澄澄的金条和不同面值的外币散发着冰冷而诱人的光泽。这是他在风暴期间,通过于莉和小泥鳅那条隐秘渠道,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硬通货”。此外,“味源”重张后的火爆生意,也开始产生持续且可观的现金流。如何将这些“暗财”安全、合规地逐步洗白,注入到明面生意中,是首要的技术难题。

系统商城偶尔还能兑换出的一些超越时代的顶级调料和特殊食材,是保证“味源”菜品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秘密武器。

杨厂长等厂领导、街道王主任、私房菜馆积累下的那些有能量的老顾客……这些都是无形的、却至关重要的资源。

于莉、丁秋楠、冉秋叶、马华、刘岚、钱会计师……他的核心班底已初具雏形,各具所长。

于莉初步打通的南方贸易窗口,虽然还很脆弱,但意义重大。香港娄氏贸易公司更是连接海外市场与资本的桥头堡。

看着这些罗列出来的资源,何雨柱的脑海中,一幅庞大的商业帝国蓝图逐渐清晰起来——

核心依然是“餐饮”,但不再是单一的私房菜馆模式。

高端品牌:“味源”私房菜馆,作为品牌高地和技术研发中心,只接待最高端的客户,树立行业标杆。

连锁饭店:以“雨柱饭庄”为名,开设主打品质和性价比的连锁饭店,覆盖更广泛的消费群体。选址目标瞄准四九城的繁华地段和新兴区域。

食品加工:建立食品加工厂,将“味源”的招牌酱料、特色小吃(如系统提供的独特配方产品)进行标准化、工业化生产,进入商场、供销社等流通渠道,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并反哺餐厅业务。

贸易拓展:充分利用南方窗口和香港渠道,不仅引进内地紧俏商品,未来更要将自己的餐饮品牌和食品产品推向南方市场,乃至通过香港走向海外。

这是一个集餐饮、食品加工、贸易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构想!每一步都环环相扣,相互促进。

然而,蓝图宏伟,挑战也同样巨大。最大的短板是什么?何雨柱蹙眉深思。

启动连锁和食品加工厂需要巨额投入,现有资金仍显不足,且明面资金来源需要完美解释。

于莉能力虽强,但独自掌管如此庞大的摊子显然力不从心。急需大量可靠的、懂行的中层管理、技术、营销人才。

虽然环境好转,但“雇工”、“私营经济”等敏感问题依然存在,需要时刻关注政策动向,把握尺度。

但这一切困难,并没有让何雨柱退缩,反而激起了他更强的斗志。他知道,这就是时代赋予的机遇,风险与收益并存。他端起已经微凉的茶,一饮而尽,眼中闪烁着锐利而坚定的光芒。

整合资源,谋划扩张!他的商业帝国,将从这小小的四合院起步,迈出坚实的第一步。而下一步,就是派于莉再次南下,为这庞大的计划,寻找更多的资金、设备和市场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