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源”的成功重张与整合资源的蓝图,让何雨柱看清了未来的道路,也让他意识到,局限于四九城一地,终究难以成就大业。南方,那片正沐浴在改革春风最先拂过的热土,是他必须抢占的桥头堡和资源洼地。而执行这一战略任务的最佳人选,非于莉莫属。
他将于莉叫到“味源”后院那间已稍作整理、充当临时办公室的正房。桌上摊开着简陋的中国地图,广州的位置被红笔重重圈出。
“于莉,上次你去广州,是探路,是试水。”何雨柱开门见山,目光灼灼,“这次,是开拓,是扎根。任务比上次重十倍,风险也可能大十倍,你敢不敢去?”
于莉看着地图上那个红圈,呼吸微微急促,眼中却燃起兴奋的火焰。上次南下的经历虽然短暂,却像为她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那里的活力、机会以及潜在的财富,让她心驰神往。
“柱子哥,你说吧,要我做什么?没有我于莉不敢的!”她挺直腰板,语气斩钉截铁。
“好!”何雨柱欣赏的就是她这股劲头,“这次你去,有几个核心任务。”
他手指点着地图:“第一,找到阿强,巩固关系。他不是有点门路吗?这次我们带着诚意和资金去。看能不能合资,或者深度合作,在广州注册一个小的贸易公司或者办事处,挂上牌子,有了正式身份,很多事情就好操作得多。”
“第二,扩大采购范围和规模。不仅仅是电子表、计算器这些小的消费品。”何雨柱压低声音,“留意轻型实用的厨房设备!比如小型压面机、和面机、甚至二手但好用的冰柜!如果有可能,打听一下塑料包装袋、一次性饭盒的生产设备和原料渠道!这些,对我们未来开分店、搞食品加工至关重要!”
于莉听得眼睛发亮,迅速拿出小本子记录。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何雨柱神色凝重,“调研市场!广州、深圳那边,现在有没有类似的、有一定规模的饭店?他们是怎么经营的?老百姓喜欢吃什么?消费能力怎么样?尤其是那种看起来干净、快捷、价格适中的快餐模式,有没有?”
他看向于莉:“我们要开的‘雨柱饭庄’,不能完全照搬‘味源’的模式。你得帮我去看看,未来的餐饮,除了高端,大众市场到底需要什么?什么样的模式能快速复制,能赚钱?”
于莉重重点头:“我明白了,柱子哥。不仅是买东西,更是去学东西,找路子。”
“没错!”何雨柱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厚厚的、结实的帆布包,推给于莉。“这是启动资金,一部分人民币,一部分兑换好的外汇券,还有一小部分港币。怎么用,用在哪儿,你临机决断,但我只要一个要求:安全!绝对的安全!事不可为,宁可不做,钱全部带回来,人必须平安回来!”
于莉接过那沉甸甸的背包,感觉肩膀一沉,心中却充满了被信任的激动和前所未有的责任感。“放心吧,柱子哥!我一定把事办好,人也囫囵个回来!”
何雨柱又详细交代了联络方式、应急预案、以及需要注意的各种细节。于莉一一记下,眼神专注而锐利。
几天后,于莉再次踏上了南下的火车。这一次,她不再是那个带着好奇和试探的探路者,而是一个肩负着重要使命的商业开拓者。看着车窗外飞速倒退的北方景致,她的心中充满了对南方的憧憬,也充满了证明自己、为何雨柱打下一片江山的豪情。然而,南方的水更深,市场竞争更激烈,她此行,注定不会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