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秋叶归位,重执教鞭(1 / 1)

u0014f时间的河流,裹挟着时代的泥沙,或急或缓地向前流淌。政策的暖风持续吹拂,社会肌体上那些因狂热而撕裂的伤口,开始尝试着缓慢地愈合。教育领域,这片曾经的重灾区,也终于迎来了一丝复苏的气息。

学校里的气氛不再像过去那般剑拔弩张。那些曾经覆盖了每一面墙壁的、墨迹淋漓的大字报,大多已被清理干净,只留下一些难以彻底清除的斑驳印记,如同时代留下的伤疤。新的学期开始,教育秩序被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上。

一天,街道王主任亲自来到“向阳院食堂”,找到了正在低头记账的冉秋叶。他的脸上带着难得的、较为轻松的笑容。

“冉老师,忙着呢?”王主任和气地打招呼。

冉秋叶连忙站起身,有些拘谨:“王主任,您来了。有什么事吗?”她心里有些打鼓,不知是福是祸。

“好事,好事。”王主任笑了笑,“刚接到你们学校的通知。经过上级部门的重新审核认定,认为你之前的问题属于一般性认识问题,已经查清澄清了。学校现在师资紧张,教学任务重,希望你尽快返校,继续担任语文教师的工作。”

这个消息如同一声春雷,在冉秋叶耳边炸响。她愣在原地,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重返讲台?这曾是她日夜期盼却又不敢深思的梦想!她下意识地攥紧了手中的钢笔,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真……真的吗?王主任?”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当然是真的。通知函都送到街道了。”王主任肯定地点点头,“你在我们街道食堂这段时间,工作认真负责,账目清楚,对待群众热情耐心,大家都看在眼里。这也证明了冉老师你是个好同志嘛!回去好好干,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

巨大的喜悦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冲得冉秋叶眼眶发热,她连忙低下头,掩饰住自己的失态,连声道:“谢谢您,王主任!谢谢街道这段时间的照顾!我一定好好工作,不辜负组织的信任!”

王主任又勉励了几句,便离开了。冉秋叶站在原地,久久无法平静。她看着食堂里熟悉的一切——油腻的灶台、堆叠的碗筷、墙上贴着的“为人民服务”的标语——这里曾是她危难时的避风港,给了她一份难得的安宁。如今要离开,心中竟也生出一丝不舍。

晚上,何雨柱回来,冉秋叶迫不及待地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他。她的脸颊因兴奋而泛着红晕,眼睛亮晶晶的,仿佛又重新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雨柱哥!学校让我回去了!我可以重新教书了!”她像个小女孩一样,语气里满是雀跃。

何雨柱看着她发自内心的快乐,也由衷地为她感到高兴。他笑了笑,语气温和:“太好了,秋叶。这才是你应该在的位置。恭喜你。”

“谢谢你,雨柱哥。”冉秋叶收敛了一下情绪,认真地看着他,眼神充满了感激,“如果不是你当初想办法把我安置在这里,我可能……可能真的熬不过来了。这段时间,谢谢你保护我,开导我。”

何雨柱摆摆手:“说这些干什么。是你自己坚强,撑过来了。回去以后,有什么打算?”

谈到工作,冉秋叶的神情变得专注而认真:“我想把落下的功课都给孩子们补上。不仅仅是课本知识,还有很多……很多美好的东西。”她顿了顿,声音轻柔却坚定,“经历了这些,我反而更觉得,文字的力量,文化的传承,有多么重要。它们能让人在黑暗中看到光,能让人保持善良和思考。我想把这些,也教给孩子们。”

何雨柱欣赏地看着她。风暴没有摧毁她,反而让她变得更加成熟、坚韧,对教育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他点点头:“说得对。教书育人,不光是传授课本,更是塑造灵魂。你一定能做得很好。”

冉秋叶重返校园的那天,阳光格外明媚。她换上了一件洗得干干净净、压得平整的蓝色列宁装,重新扎起了利落的马尾,抱着教案,走进了熟悉的教室。

学生们看到久违的冉老师,发出一阵小小的骚动,目光中有好奇,也有期待。冉秋叶站在讲台上,看着略带紧张的笑容。

“同学们,好久不见。我们今天,继续学习《春》这篇课文……”她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温柔,却比以往多了一份历经风雨后的沉静与力量。

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清秀的字迹,朗朗的读书声再次从教室传出。窗外,枯枝冒出了新芽。冉秋叶知道,教育的春天,和她个人的春天,终于一起,姗姗来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