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章 女将军(1 / 2)

厉雪竹对于军人这个职业一无所知,此时除了震惊还是震惊。她只能从自己现有的认知范围内勉强找出一条通用的理由来解释——

无论哪一行,都会有一两种罕为人知的专长。

就像是她打算盘时一样,哪怕只用耳朵听也能听出数目;三四本帐册同时摆在眼前,哪怕是数字上细微的差别,她只要扫一眼便马上能心算出来哪一笔有问题——她的珠心算水平,在大多数外行人眼中都像是奇迹一样的存在,然而在每天都与数字打交道的同行们看来,不过就是熟能生巧罢了。

这位秦氏夫人,大概便是如此吧。她忍不住好奇地问道:“所以,您只是通过从外部观察,就能断定车上装的全是黄金?”

秦氏一笑:“你见过红夷大炮吗?”

厉雪竹诚实地摇头。

一谈到兵器,秦氏的眼中便闪烁着光彩,语气中也满是军人的自豪:“那可是我朝的国之利器啊!正是最目前杀伤力最强的重型武器。这种火炮最早源于西洋,经由工匠改良后有三号:一号长一丈,炮口稍昂可至十六里;二号长八尺,射程十二里;三号最小,长六尺,也能打八里。逢与敌军作战时列于阵前,火星所及,无不糜烂。”

厉雪竹还是头一次见到她脸上露出这种表情。那种神采飞扬、发自内心的骄傲,还有身为军人所特有的荣誉感,让厉雪竹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位驰骋疆场、英姿飒爽的女将军,腥红的斗篷如旗帜般在战场飘扬,无数敌人在她面前的炮火声中死伤无数。

那该是何等荣耀的过往、又是何等辉煌的经历啊……

厉雪竹不禁心生羡慕,可惜自己成不了这样的人。突然间,就感觉自己似乎除了整日看账册打算盘之外,就是个废柴啊!

想想当初第一次见到关小朵时,她心里就是这种感觉:原来女孩子还可以这样活着?竟然可以如此勇敢、毫不畏惧世俗的眼光?她能跟男人动手,也能让厉景秋当众下不来台;一个人人口中的‘恶女’,却活得比任何人都要潇洒且快乐。

见她似是有些出神,秦氏觉得可能是这话题有些无聊,便摆摆手说道:“诶,扯远了。其实,我是想说,那种东西是军中最笨重的火器,每次运输的时候都十分伤脑筋,所以后来才有了这种加重型的军车。”

秦氏接着说道:“从宁王车队的承重情况来看,军车上就像放了一门大炮。但是,体积小到可以藏进车里,却比生铁还重,考虑到西北是有金矿的,那么可能性最大的就只有黄金了。”

厉雪竹微微皱眉:像是金银这种能直接充当货币的稀有贵金属,在我朝是有严格律法管制的,严禁私自冶炼和运输,任何没有朝廷许可的运输,都属于走私行为。

——宁王会如此明目张胆吗?就这样放在军车里招摇过市?

厉雪竹倒是觉得,她的判断可能有些过于主观了。

当初听关小朵谈及此事时,厉雪竹心里便揣测过黄金的运输方式——毕竟数量如此巨大,如果换作是我,为求稳妥肯定会想办法夹杂在往来商人的货物里、一点点混进京城,化整为零,像蚂蚁搬家一样慢慢地聚沙成塔;一次性运送这么多黄金进入戒备森严的京城,万一被发现了怎么办?那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想到这,她不禁质疑道:“也说不定,王爷运送的就是火铳之类比较重的兵器呢?”

秦氏听了不禁哈哈大笑,厉雪竹脸一红,也不知是说错了什么。

“丫头,”

秦氏笑了一阵才略略止住,正色问道:“你知道私藏军火、违令运入京城是什么样的罪名吗?——‘视同谋反’,要诛九族的。”

厉雪竹心里一惊,慌忙解释道:“我、我真的就是随口一说……”

“我知道你不懂这其中的利害,无妨。”

秦氏宽容地摆摆手:“这件事,退一万步说,就算宁王真的打算谋反,光是带几车火铳来也没什么用。内城驻扎着十万禁卫军,紫禁城外就是京城三大营,而藩王进京所能带进城来的护卫和仪仗,从进永定门开始算,最多不能超过二十人,车仗不能超过十辆。随便他怎么折腾,哪怕车上全是炸药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更何况,萧义诚还在皇帝手里,宁王又不傻,没必要拼得玉石俱焚。”

厉雪竹懵懂地点点头。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这学问也太深了些。

秦氏略顿了顿,又接着说道:“自从发现这件事之后,每当有西北军车入京时我都会特别留意。像这种挂着西北军旗的军车,无论是在路上还是进京之后,根本不会有人敢上去盘查。我还发现,军车在进城时皆是重车缓行,光是在永定门外候旨的工夫,就把城门外夯土做的路面压出道深深的车辙来;而三日后离京时,每辆车皆是轻装简行,马儿四蹄跑得飞快——你不觉得很奇怪吗?”

厉雪竹心里再次佩服老太太的观察力:宁王这也算是兵行险招?

秦氏语速不急不徐,眼神中也尤显出一种冷静和缜密:“本来我想着,宁王向来疼爱世子,兴许是怕他在京城受苦,就偷偷捎带些黄金来铺铺路,好让他的日子过得舒坦些——都是为人父母的,倒也能够理解。只是,时间一长,宁王每年皆是如此,那些黄金的总数加起来少说也得有几十万两,就让人感觉有些蹊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