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乞丐慢慢起身,他连忙搀扶着老乞丐,并小声叮嘱道:“走慢点!”
两人慢慢地走着离开,接着去了下一个地点。
一连几天,刘根都变换着菜市,故伎重演,每次都能收获不少。
刘根开始飘了,觉得这办法来钱真快!开始做起不劳而获的发财梦。
一天早晨,刘根带着老人来到一个陌生的菜市,上演同样的戏码。
这次,他刚收了十多份钱,正点头哈腰致谢时,一辆救护车鸣着笛声呼啸而来,慢慢停在刘根面前。
从车上下来两个穿着白大褂的医护人员,放下担架就把跟刘根“演戏”的老乞丐抬上了救护车。
救护车旁边围着一群人,大家都关切地看着被抬上救护车的老人。
刘根心想:俺的个娘来!这是谁恁行好,断了俺挣钱的路!
他看情况不妙,趁人不注意,赶紧收好钱,戴上帽子,脚底抹油——溜了。
刘根清楚,老头被拉到医院,这骗人的把戏很快就会被识破!他必须赶紧换一座城市!
他去了火车站,坐着火车来到沿江市,重新物色了一位老乞丐,继续利用人们的善心骗钱。
那时候的人心善,还真让他一次次得逞了。
天渐渐凉了,刘根的腰包开始鼓起来了,便带着跟他一起“演戏”的老乞丐住在背街便宜点的小旅馆里。
在骗到钱后,刘根找了个小饭店,炒个荤菜,买一小瓶白酒,边吃边喝,过起他曾经向往的吃香的喝辣的生活。
他就这样,经常用骗来的钱犒劳自己,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人吃胖了,也有了精神。
以前,刘根靠要饭生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想吃顿好点的都不容易,也从没人把他当人看。
如今,他成了小酒馆的常客,就连小饭店的老板都对他格外客气。
他在饱了口福的同时,也深深体会到钱的妙处。
他吃饱喝足躺在旅馆的床上做着白日梦:等将来发财了,一定要住高级宾馆,吃山珍海味,还得找美女陪着,过上等人的生活!
许志远上了大二后,还是像往常一样利用周末背着画夹去校外写生。
上午去菜市街,那里买菜的人多;下午去学校附近的公园,那散步的人多,这两个地方都容易找到“动态模特”。
一次,许志远正在画一年轻女子牵着小男孩的画面。
一位中年男人走近他,看着他即将画好的作品,很友好地跟他搭讪,“年轻人,画得很好啊!”
许志远边画边礼貌回道:“谢谢夸奖!”
“我经常见你背着画夹来这边画画,你家是住这附近吗?”
“不是,我是美院的学生。”
“呦!美院的大学生啊!难怪画得这么好!”
许志远心里美,嘴上依然谦虚,“我还在努力学,争取画得更好。”
“年轻人有上进心好啊!”
许志远以微笑回应,继续作画。
中年人站在一旁看他画完一幅后,问道:“你能看着照片画像吗?”
“当然可以!”
中年人从随身携带的皮夹里慎重地拿出一张一寸的老人照片,对许志远说:“这是我已经过世的母亲,只留下这张一寸照,你看能不能照着画张大点的画像?”
许志远仔细看了看照片,自信地应下,随即又有些为难地看着中年男人,“想画得像,估计得多费些时间。”
中年男人看出他想要钱又不好意思开口,就笑着说:“年轻人,你放心,我不会让你白辛苦!你看需要多少钱?”
许志远给人画像从没收过钱,心里也没底,于是他不答反问,“您愿意出多少?”
“十块,可以吗?”
许志远腼腆的应下,“画好至少要大半天,我能把照片带回学校画吗?”
中年男人点头,很信任地把母亲的照片交给他,临走前还特意叮嘱:“年轻人,画仔细点,下周末下午三点咱们还在这儿见,到时候我再给你钱。”
许志远痛快的答应,一回寝室,就仔细研究了照片,先寻找人物特征,迅速在画纸上打好轮廓,随后再巧妙地利用明暗对比,突出五官,就连老人穿的衣服和头发他都画得很仔细。
经过多次细细打磨,一幅8开纸的素描画像终于画好了。
又到了周末,许志远按照和中年人约好的时间,兴奋地拿着画像来到公园。
中年人接过母亲的画像,这张画像虽然比照片放大了几十倍,但五官特征都非常接近照片上的人,而且还把人画得眉目传神。
中年男人看着母亲的画像,不由得红了眼眶,嘴里喃喃说着:“像,真像!你辛苦了!”
他掏出十块钱递给许志远,许志远微笑着双手接过。
这是他长这么大第一次靠画像挣的钱,他为此高兴了一整天。
晚上,他激动得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他在心里盘算着,要是每个月都能接几幅这样的画像,买画材的钱不就有了吗?
此后,他每到周末不再去菜市,而是早早来到公园里,用写生来吸引人,希望再遇到愿意出钱找他画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