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急雨(2 / 2)

刺绣 尚启元 1408 字 1个月前

这是西汉立朝以来遇到的第一次大型瘟疫。正是汉兴以来从未遇到的灾情。为了赈灾,王莽率两百多名官员捐出田地和住宅救济灾民,采取减税、送葬丧费、统一安置等抚恤措施。但是他并没有收敛窃取权位的野心,酿成汉朝真正的灾祸。

元始三年,王莽为巩固权力,打压汉平帝的外戚卫氏家族。他的长子王宇企图用计劝阻,结果王莽一怒之下将他毒杀,借机诬陷并诛杀卫氏一族,逼杀政敌。受牵连而死的人数以百计,震动天下。王莽为挽回名声,命人把此事捏造成大义灭亲之举,甚至写成文章像《孝经》一样四处宣扬,命各地官员、百姓背诵。

元始四年,王莽选派八位心腹作为使者,考察各地民情,其目的是为了夸耀自己的教化之功。八位使者回朝后,宣称天下风俗皆是一般的淳厚,还在各郡国伪造称颂王莽的歌谣,共计三万言。王莽为彰显政绩,强大国力,又请求制定法令,提出要让国家呈现“市场无二价,衙门无诉讼,城镇无盗贼,乡野无饥民”的太平景象。

元始五年,汉平帝驾崩,王莽为防止长君继位,拥立只有两岁的孺子婴为皇太子,自己则代天子理政,称“假皇帝”,并改元“居摄”,称帝野心昭然若揭。王莽此时在服饰、仪仗、理政等方面一如天子;孺子婴却如傀儡一般被长期囚禁,不能和他人讲话,长大后六畜不识有如痴呆。

王莽摄政,开始引发众人不满,各地纷纷起义。忧惧之下,王莽每天抱着孺子婴祷告,假惺惺地说自己摄政是暂时的,将来还是会把皇位还给汉室。不过当起义军队被压制后,王莽大肆制造灾异和禅让的舆论,为做真皇帝做准备。初始元年,王莽逼迫太后交出传国玉玺,通过禅让方式正式即天子位,改国号为“新”。

王政君彻底看清王莽的真面目,怒骂王莽身受皇恩,却在托孤之时窃取国政,这种忘恩负义的卑劣行径,简直是猪狗不如。悲愤之下,她把玉玺狠狠掷在地上,导致其崩碎一角,说道:“王家出了这样的兄弟,是要灭族了!”

不久,元帝庙遭毁弃,王政君更是大哭着指责王莽:“汉家宗庙,皆有神灵保佑,犯了什么罪要被你毁掉?”她还对侍从说:“此人侮慢神灵,怎么能得到上天保佑!”

第一次瘟疫,发生在天凤三年。王莽将西南的句町王贬为侯,引发叛乱,于是征巴蜀兵出击。不料军队感染疫病,超过半数的士兵去世。

第二次瘟疫,发生在地皇三年。此前国家已经连续出现蝗灾,盗贼群起。南方出现饥荒,百姓深入田野沼泽挖野菜充饥,因而多有相互抢夺侵害之事发生。在种种乱象之下,大瘟疫爆发,死亡人数几乎占了一半。

反抗新朝的军阀隗嚣,这样描述当时社会的惨状:战争、苛法、饥荒、瘟疫导致的人口死亡,以万数计;死者无人掩埋,生者流散逃亡,老弱妇孺被俘虏,这都是逆人王莽犯下的大罪。

第三次瘟疫爆发那一年,天象大变,彗星在东南方出现五天才消失。彗星现,有除秽布新之象。次年正月,汉景帝的后裔刘秀起兵南阳,响应抗莽义军。王莽大势已去,兵败如山倒,轰轰烈烈的政权不过十四年就终结了。刘秀则顺应天时光复汉室,建立东汉国祚,是为光武帝。

刘秀称帝后,先平定四方割据,统一中华,继而以“柔道”治国,大兴儒学,与百姓休养生息。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刘秀结束了西汉末年的乱世,开创了“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光武中兴时代。

而王莽兵败后被起义军所杀,头颅被砍下后悬挂在街道上示众。百姓见了纷纷掷打,他的尸体被数十名军士争相肢解、割碎。史书评价,自古乱臣贼子的下场,还没有像王莽这样悲惨的。

张庆看了这段历史,心里琢磨着,看来这苏州城也要有点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