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裂化(1 / 2)

刺绣 尚启元 1883 字 1个月前

刚刚陷入平静的苏州城,突然爆发了瘟疫,这给刚有点起色的各大商铺,又带了灾祸。很多商铺都关了张,街上一片混乱。绣坊也是大门紧闭,里面病倒了许多人,让很多订单都不能如期交货。

瘟疫的传播速度之快,让人难以捉摸。

陈兰芳也很着急,瘟疫的到来,让她的舞厅直接关了门,而且有很多的舞娘感染上了瘟疫。

可是苏州自古以来,就是瘟疫的多发地,素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称,有着其他地区难以比拟的优良自然条件,光热充足、气候温湿、河网如织,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有利。同时也为致病微生物的滋生、传播提供了便利。再就是人口的增加、城镇的发展也是瘟疫爆发的土壤。在东晋后,特别是唐宋以后,随着运河的开通,把苏州连接成了一个河网湖泊的水系整体,推动了城镇经济的兴旺与人口的骤增。生活在水乡泽国,多数人随意将垃圾、粪便等倾入河水中,造成河水污染,导致卫生环境恶化。这样一来,水网又成为瘟疫传播的渠道。

还有战争、饥荒等影响。比如,据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的记载,苏浙皖地区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主要战场,自咸丰十年起,由于战事频仍,环境污染,粮食短缺,大部分苏州民众体质下降,致瘟疫爆发,并在同治元年达到顶峰。随着战争的结束,到同治三年,疫情才渐趋平息。这场瘟疫,是清代江南波及范围仅次于嘉道之际大疫和疫死率最高的瘟疫,致使数百万人遇难。

沈雪馨也非常着急,她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外面时不时传来一阵阵哭声。悦儿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微风阵阵,沈雪馨说:“我这是过的什么日子,怎么什么事情都被我遇到了。”

悦儿说:“话不能这么说,人活在世上,就得经历各种磨难。”

沈雪馨哀叹道:“这年头,当个普通老百姓都很难。”

悦儿说:“这人啊,只要活着就是希望,你看我当年被财爷劫走,幸亏遇到了贵人,不然我也就死了。放心吧,咱们苏州历年来,都会遇到大灾大难,这不是都过去了。”

沈雪馨坐回到亭子里说:“有时候真的想躲在一片竹林里,盖个小屋,就这么清净的过一辈子。不争不抢,不吵不闹。”

悦儿说:“等瘟疫结束后,就可以啊!”

沈雪馨说:“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这些事情做不完,我心不安。”

悦儿说:“咱们苏州多次面对来势汹汹的瘟疫,除了依靠气候变化等自然条件的转变外,苏州百姓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防范体系,包括医学救治、应对机制、慈善救助、民众自我防范等,你就放心吧。”

沈雪馨赞叹道:“你心还挺大!”

悦儿说:“你别忘了,我是练武的,当年跟着我爹走南闯北,早就见多了。”

玉春坊心神不定,其他绣坊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张庆早就不理绣坊的生意,他给自己备了一份养老的钱,整天喂喂鸟,养养鱼,生活可是非常滋润。

张铭辉有些坐不住,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刚联系了几个客商,准备重振闺阁坊,就遇到了瘟疫。

张庆看到儿子这么着急的样子,心里反而有些高兴,这说明儿子的心在家里的生意上了。

张铭辉刚要出门,被张庆给劝住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街上都是感染了瘟疫的难民,你出去就会被感染,在家老老实实待着。”

张铭辉抱怨道:“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