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里可以得出:米芾在入“晋魏平淡”之前全学唐人,且以楷书为多。而他的行书还没有形成。但此时有书才而无书学的他因此集到多种唐人书的特征:欧书的险绝,柳书的挑剔,颜书的雄肆,禇书的流转,他很聪明地把各种风格吸收在自己的笔下,同时暗合了时代的潮流,成为“集古字”的一代大家,但他的书写习惯又成了他“入晋魏平淡”,“专学晋人”的最大障碍,使他最终没能“入晋人格”。
米芾在《海岳名言》中说: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为集古字,盖取诸长,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其实这是他在隐瞒他的书学主张,东坡评他:风樯阵马,沉着痛快。黄庭坚评他:如快剑斫阵,强驽射千里。米芾自称:刷字。都是说米芾的字侧锋取势,迅捷劲健,激厉亢奋的特点。但由于过分逞强,又不时出现了矫揉造作,极不痛快的一面。比如字脚拖沓,竖钩左推过分,右上塌肩生硬等。
正如黄庭坚指出的:然亦似仲由未见孔子时风气耳。指出其书有鲁莽草率的情况。项穆说:米之猛放骄瘾,是其短也。这些也是造成他未能达到“晋魏平淡”的书学目标,于是有时就发出了:要之皆一戏,不当问拙工,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这是他内心的追求与外在书学表现不能统一的一种矛盾心理的解读。
“一洗二王恶札,照耀皇宋万古”这是米芾点评前人书法中可以说是最著名的一句豪言了,可是实际怎么看待这句话?米芾由于他的挺劲恣意,放任飘洒的书写习惯,米芾在专学晋人之后,对王献之的书法情有独钟,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米芾对王羲之的书法则更加崇拜,心悦诚服,并且倾力追慕。倾其所有获得了《王略帖》,有时见到王羲之的书法不能得到时,巧取豪夺的故事流传不少。他跋王羲之行书:锋势郁勃,挥霍浓淡,真如云烟,变怪多态。跋《兰亭》:清润有劲,秀气转摺,毫铓备至。现存十几首米芾的咏书诗中,有四首是歌咏王羲之的,“烟华淡浓动彷徉,一噫万古称天章”——赞《王略帖》,“猗欤元章,守之勿失”——跋《兰亭》。《宣和书谱》说他:书学羲之……名其所藏为宝晋斋。他曾说《王略帖》为天下第一帖。《兰亭序》为:神助留为万世法。并且有诗句夸自己:自任腕有羲之鬼。
这段话明白告诉《蜀素帖》是学习《集王圣教序》的。虽然在形式上、结字上学有所得,但仍然不时露出米芾从前作书的刷笔和怒张之气。有时为了蕴藏一些,用笔略就显的犹豫不决,出现了一些滞笔。米芾学《集王圣教序》和王羲之又从不说与人,除了不传之秘外还是因为“专学晋人”后虽然有大的进步,但始终没有能够做到“入晋人格”。
米芾的几件名作均有刻画太甚的笔病,而他的手札却做到了以势为主,使转自如,无挑剔之病,米芾晚年似乎明白了这个道理,“老无他物适心目,天使残年同笔砚”,书风较中年有所收敛,有晋魏平淡的趣味了。
宫本心田听完高晓涛的讲述,问:“不知高少爷,讲这些的意思是什么?”
高晓涛回道:“书法艺术不单单是讲形,还有神,神就是它的灵魂。”
宫本心田若有所思,高晓涛轻轻舒了口气,这是他看的为数不多的书法故事,他直接用上了。宫本心田居然没有怀疑,居然这些话对他有所启发。
木村见两人谈得正欢,也走进了屋子,问宫本心田:“高少爷的书法理解还可以吧?”
宫本心田满意地回答:“非常好!”
高晓涛说:“如果宫本心田先生没什么事的话,我就先告辞了。”
宫本心田打住,说:“高少爷,你来写一副。”
高晓涛就担心这一点,所以为了防止自己笔迹败露,特意带了两幅自己的油画作品,他递给宫本心田说:“我在国外是学西洋画的,对书法是略知一二。”
宫本心田打开包纸,看到美丽的油画作品,连说了几声好。
木村对宫本心田说:“这都快中午了,咱们得去吃饭了。”
宫本心田对木村说:“你去安排,我和高少爷要喝两杯。”
木村赶紧去准备酒菜。
宫本心田继续问高晓涛:“高少爷,你继续讲讲书法。”
高晓涛说:“书法本身最基本的就是一种文字的组合,要好看,要耐看,要能吸引人,务必就要最基本的让人能看懂,能看明白。随之才能去体会书法艺术的字外功夫和意境。否则,挂在墙上的书法,内行人看得不舒服,外行人看的不明白。那就失去书法本身的艺术性。书法能称之为艺术的,绝不是单单汉字的组合。书法家也不是单单的会把汉字组合起来书写内容。其中包含着书法家们的修养,基本功,以及对书法艺术内涵的积淀和艺术美感的把握。否则光是把汉字组合起来书写,即使是模仿别人的字体,能做到形似,不能称之为书法艺术。”
宫本心田满意的点了点头:“真不愧是艺术家。”
而高晓涛在说话的时候,时不时地观察宫本心田的屋子,他在观察有没有什么异常的地方。
宫本心田继续说:“一幅寥寥几笔画出的顽石图,挂在墙上,供人日夜观赏。人们面对它沉思冥想,并得到一种奇异的感觉。”
高晓涛语气缓和的说:“其实啊,这是一种精神,也可以说是人的个性。在我们这个国家,王羲之的字体悠闲,颜真卿的字体沉重,柳公权的字体梅骨柳枝,苏东坡的字体潇洒,米芾的字体狂颠,赵孟頫的字体洒脱,董其昌的字体妩媚,王铎的字体内秀而险峻;郑板桥的字体拙中带巧;刘墉的字体稳中带滞,邓石如的字体风骨耐寒,赵之谦的字体怀古老陈这些个人书法风格的形成,完全是和他们自身的个性,脾气,经历,修养和艺术的历练分不开的。看到他们的字,我们就可窥见他们的人。”
宫本心田惊讶道:“说的很对,书法艺术是艺术中最具有个性展示的一门艺术,看到了字体,就可以想象得出此书家的个性和脾性。甚至可以推断出此书家的为人和处事。过去说:字如其人。确实如此。”
不一会儿,木村把饭菜摆好了,宫本心田邀请高晓涛入座。
高晓涛问:“宫本心田先生,我听说您是为商人,怎么会对书法这么感兴趣呢?”
宫本心田顿了一下,说:“书法有魅力。”
沈雪馨在绣坊听说高晓涛去见宫本心田,非常担心,便派悦儿去打探消息,千万,别中了东洋人的圈套。陈兰芳也急的在舞厅里走来走去,生怕出个意外。
而高晓涛与宫本心田聊得正欢,而且宫本心田一直对高晓涛保持着防备,这是一种商人的本性提防。
宫本心田说:“在我们东洋,也受到儒学的影响,而且我们都以石田梅岩为榜样。”
高晓涛知道石田梅岩这个人物。当时,阳明心学曾深刻影响东洋社会的转型,对东洋人心性气质的形成产生过深远影响。石田梅岩,具有商人与知识分子双重身份的他,创造出了独特的适用于商界的学问;作为商人群体的领导者,他在当时社会相当活跃。他认同追求正当利润是商人的义务,承认商人在商业活动中获利的正当性。其所开创的东洋“商人之道”。
东洋的儒学基本上是武士用来“修身”的思想。它是社会领导者的修行方法,其重点是通过完善人格从而拥有作为士农工商的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学识见解。在这一点上,不仅朱子学如此,阳明学亦如此。阳明学虽然有一些平等主义的思想,但这也是从“万物一体之仁”来考虑的吧。
但是,儒学也普及到了平民百姓,尤其是商人们构建起了独特的“信用社会”。江户时期的经济交易中广泛使用藩札和支票、票据等信用手段,都是拜信用社会的所赐。
儒学对这种“信用”的确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石田梅岩就是真正研究商道儒学的代表人物。他以儒学为基础,融入了神道和佛教的要素,创造出独特的适用于商界的学问。
高晓涛此次赴约,算是对宫本心田有所认识了。
而宫本心田虽是喜欢书法,但他更知道,想征服一个国家,必须精通这个国家的语言和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