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娘大赛不欢而散,对苏州的刺绣业造成了重大打击,高芳芳顺利产下一子,没等满月,就抱着孩子离开了玉春坊,只留下了悦儿。
高芳芳履行了自己的约定,生下孩子,就离开玉春坊,可玉春坊的绣娘们也对高芳芳有了感情,忽然的离开,也让她们有些失落。
留学归来的高晓涛除了沉浸在油画的创作中,就是去玉春坊找沈雪馨,可沈雪馨哪有什么心情和高晓涛玩,一个留洋归来的纨绔子弟。可沈雪馨从高晓涛的油画中,学到了不少的创新点。
但苏州的刺绣在今后的四年后,一直是不怎么景气。
四年后,刘金明开春之后,刚在江面上洒下第一网,就被忽然到来的暴风雨,连人带船一起翻到了江水里。
这让翠妈无比的伤心,日渐消瘦,沈雪馨忙于绣坊的事情,也无暇照顾翠妈,只好派悦儿照顾,可翠妈一直想回到牛家镇,任凭沈雪馨怎么劝解,都无济于事,刘子良只好把翠妈带回了牛家镇。
刘金明的去世,无疑是给玉春坊雪上加霜,翠妈不在自己身边,沈雪馨也有些魂不守舍,而她明白,现在最好的方式,就是联合秋彩坊和闺阁坊两家绣坊一起来撑起苏州城的绣坊。
沈雪馨反而对张铭辉有些好感,虽然张铭辉有些不务正业,但这人有胆识,敢闯,反观陶清珂,老实本分,不敢尝试。但她更明白,她不能和这两个人中的任何一个人在一起,不然当地绣坊势力天枰必然会出现倾斜,她因此决定舍爱,与留学归来的高晓涛打闹在一起,但她对高晓涛也只是普通的朋友情感,这反而让沈雪馨、张铭辉和陶清珂三人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缝。
陶喜田和张庆也开始逐渐地把各家“总舵主”的位置让给自己的孩子,可绣坊这确实是不景气,有时候直接没有订单。张铭辉为了要证明自己要比陶清珂强,也把心转回绣坊的生意上,可惜心回来的不是时候,遇到了生意低谷期。
沈雪馨对西方油画越来越感兴趣,没事的时候,也会去找高晓涛学校油画创作。高晓涛自然是非常乐意,也会给她认真的讲解。
高晓涛告诉沈雪馨:“绘画里的人物形象是画家感受到的,而不是看到的现实中的形与色。所以我们说画家是靠感受来作画,而不是靠眼睛来作画的。就如同音乐一样,音乐的目的不是模仿现实世界的声音,而是通过各种乐器发出来的声音来表达演奏者对外在世界的感受。所以在我们听到的音乐里有很多声音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油画里完美的人物造型也是如此,油画作品里的人物形象在现实世界中也是不存在的。”
沈雪馨听到这样的解释,与刺绣别无两样,看来艺术之间是相通的,她非常认真的看高晓涛绘画,染料在画纸上的滑来滑去。
高晓涛笑着说:“在西方学画的时候,老师告诉我,艺术形从模仿自然开始,但有别于自然,真正的艺术不是现实,而是真实,不是模仿,而是表现。绘画中的‘变形’是绘画语言的间接表现形式,它是展现画家视觉感受的一种形态。这种形态是一种与参照物等效的感性印象,但绝对不是等同于参照物的形象。”
沈雪馨有些听不懂,便说:“其实我还是比较了解水墨画,对这些洋画,有些捉摸不透,但也喜欢。”
高晓涛继续讲解道:“如果我们把传统画的创作手法视为金科玉律,它不是对传统的尊重,而是对传统的误解。真正的艺术传统是对过去的自觉把握和接受,是生活在当下的艺术家身上的过去的力量。同时,艺术家在创作中也影响着传统,为传统注入了新的血液,使传统在新的时代中结出新的果实。所以真正的传统让它保持活力。”
高晓涛觉得仍然有必要重新认识东西方绘画传统,以指导油画创作。是水墨画还是西画,它们的意义都不在于广泛地再现现实生活。绘画所表现的形象,无论是人物、事件还是自然风景,实际上都是画家用来表达内心世界的材料。即使在认为非常写实的西方传统油画中,真正的内容仍然是画家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把西方绘画仅仅看作是一种客观的表现,这是对西方绘画传统的极大误解。
高晓涛已经将国画和油画结合在一起,进行了尝试。
沈雪馨笑着说:“怪不得,你的画不东不西。”
高晓涛把画笔让桌子上一放,便说:“我总得试试嘛!”
陈兰芳的日子也不好过,戏馆直接没了客人,无奈之下,直接改成了歌舞厅。这样源于她去了一趟大城市,借鉴了那边的做法,歌舞厅取名为“针绣歌舞厅”。
每天夜晚来临的时候,霓虹闪烁,那一对对男女,在华尔兹圆舞曲中翩翩起舞;香泽微闻,想抱一起,当然苏州的本地人“看不惯”交际舞,男女同舞,“脸儿相偎,手儿相持,腿儿相挟”,实在是“有伤风化”。然而,交际舞的魅力不可阻挡,喜欢新潮的苏州人,渐渐喜欢上了交际舞。
陈兰芳对歌舞厅的设计,也是煞费苦心,舞厅正中有一个罗马式穹顶,顶下则是圆形舞池;放眼看去,整个舞厅画栋雕梁,古色古香,犹如步入清代的宫苑。在大厅内摆放着桌子,每张桌子都有一个数字,在桌子玻璃等。
当客人进进出出时,站在门外的侍者打开门;进了门后,舞厅里的侍者安排座位,这对招待很有好处。门口有一个衣帽间,供客人存放衣服、帽子、袋子等。当客人储存衣服和帽子时,勤杂工给客人一个有数字的牌子,这和客人的衣服和帽子上的牌子是一样的。客人坐下后,服务员问客人他想用什么茶、酒或其他食物,例如西餐蛋糕,或者给客人名单让客人填写。如果客人有女伴,就没有必要买更多的舞票,只要付酒钱就行了。如果客人想买舞票,通常是由服务员代服务员买的。
歌舞厅的开办,反而让陈兰芳的收入开始增加,高晓涛也非常喜欢舞厅这样的环境,时不时地邀请沈雪馨去里面跳舞,沈雪馨思想还是有些守旧,自然不会主动去歌舞厅。
经过高晓涛一而再再而三的邀请,沈雪馨在歌舞厅学会了第一支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