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丝必然用丝,必须是真丝,通常以较细的生蚕丝为经线(竖向),这也是缂丝成品显出挺括质感的原因之一,而以柔软的彩色熟蚕丝为纬线(横向),表现丰富的图案色彩。缂丝织造时,需要借助古老的平纹木机、不同规格的梭子、拨子等竹木工具。
经纬线的丝线实际有区别,经线是长长的生丝,而纬线则用染色的熟丝。缂丝中有一句行话,就是“通经断纬”,意思是,经线是不会被截断的,要多么长的长度都可以。而纬线则是会截断的。
陶喜田问道:“你们以前是给皇宫做龙袍的吧?”
小伙子说:“皇宫和戏班子都做过,现在主要是戏班子,你也是戏班的?”
陶喜田赶紧说:“不是,不是。”
小伙子笑了笑,说:“缂丝是一门古老的手工艺术,它的织造工具是一台木机,几十个装有各色纬线的竹形小梭子和一把竹制的拨子。织造时,艺人坐在木机前,按预先设计勾绘在经面上的图案,不停地换着梭子来回穿梭织纬,然后用拨子把纬线排紧。织造一幅作品,往往需要换数以万计的梭子,其花时之长,功夫之深,织造之精,可想而知。不过,现在也有不需要人工的机器了,当家的不让看,我就不带你去看了。”
陶喜田惊讶道:“不需要人,那怎么办能把图案刺上呢?”
小伙子指了指龙袍上的图案说:“这就是机器刺的。这个机器可真是神了,还能再纸和草上刺绣。由于缂丝工艺的特殊性,就算是皇宫内也只会制作小尺寸的服饰和装饰物。缂丝之用可分为生活用缂丝和纯粹的观赏性缂丝。而生活用缂丝将缂丝之美融入实际生活之中,深受皇权贵族之喜爱。因而从服装到日用品,生活用缂丝遍及其日常作息的方方面面。”
陶喜田内心被深深地击了一下,尤其是看到那些在工作中的缂丝匠人,他们织做时要细细体会千丝万缕的微妙,细心、耐心、精心、专心直至匠心贯穿每一步操作,毫厘不差,静心挥梭,仿佛置身于远山、微风、湖泊、凉亭,在喧杂纷争的都市独守一份编织的宁静,淡然而优雅,从容而享受。
而在这时,出来一个中年男人,对小伙子说:“话痨的病又犯了。”
小伙子赶紧跑了,中年男人看了一眼陶喜田,也回屋去了。
陶喜田把龙袍折了折,拿了张纸包了起来,去找狠八叔。
狠八叔正喂着小鸟,见陶喜田来了,便问:“打听到龙袍在哪里了吗?”
陶喜田把龙袍扔给狠八叔,说:“什么龙袍,现在锦织街上,很多作坊都能做龙袍。”
狠八叔大笑道:“别胡说了!”
陶喜田解释道:“八叔啊,不信,你去看看,我这件就是买来的。”
狠八叔拿出龙袍看了看,感叹道:“真的如你所说,那这龙袍就不值钱了。”
陶喜田点头道:“对喽!”
可这时,陶喜田心里还挂念着机器的事情,他很想见一见机器是如何替代人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