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优雅(2 / 2)

刺绣 尚启元 1208 字 1个月前

然而绣娘们每天在绣绷前从天亮到天黑一直坐着,一幅作品需要几月、半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去完成,绣娘们的工作看似文艺优雅,但她们付出的辛劳和那份坚持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苏绣之所以以精细雅致而著称于世,在于绣娘会通过针向、针路的改变来呈现丝线的不同光感和质感,创造出光线明暗强烈、富有立体感的风格,从而使物象更逼真。苏绣讲究“排比其针,密接其线”,它不同于其他刺绣,它带有浓重的苏州色彩。

绣品的好坏与绣娘的生活习惯、审美情感以及性格心情都有关系,只有在平和的心态、悠然的心情、淡泊的心境下,针法才会细腻、柔和。看着一根细针,几缕丝线,经过她们的纤纤素手,变幻出人间百态,世象万千,简直是赏心悦目。

翠妈说:“我不是不想换,我们手里没多少钱,再就是我们做的这点小订单,进那么多设备也没什么用,现在外面一直在打仗,也不太平,我觉得还不如安安稳稳办这个绣坊呢。”

沈雪馨说:“要不,我们少进点设备。”

话音刚落,张铭辉走了进来,翠妈迎上去问:“张少爷,有什么事吗?”

张铭辉没有说话,看了看身边时不时走过的绣娘,说:“这玉春坊真是变了样,绣娘都年轻了!”

翠妈笑着说:“这还不是拖了张少爷的福吗!”

张铭辉赶紧推辞道:“我可没什么福。”

沈雪馨对翠妈说:“翠妈,你先去忙吧,我和张少爷聊会儿。”

待翠妈走远后,沈雪馨问:“张少爷,说吧,什么事?”

张铭辉蹦到沈雪馨面前说:“你不是缺钱吗,我能搞定。”

沈雪馨诧异道:“你是会算,还是在我绣坊按了双眼睛啊?”

张铭辉摇着头说:“我会算什么啊,这样啊,我这几天给你准备一千大洋。”

沈雪馨疑问道:“你为啥帮我?”

张铭辉语气有些霸气,说:“我就是想让你知道,在整条锦织街,不光有陶家一家大户人家。五日之内,给你们送来一千大洋。”说完,张铭辉走出了玉春坊。

沈雪馨感觉有些怪,张铭辉不可能无缘无故给自己钱,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猫腻?她站在绣坊门口,看着苏州很窄的小巷,窄到有些巷子只能容得下一个人通过,沈雪馨就是在这窄窄的巷子里,追逐打闹,度过了一个不完整的童年。窄窄的小巷两边,是白灰色的墙砖,和住在小巷里的一户户的人家。在她的记忆里,还能看见童年小巷里的青石板和石板上斑驳的青苔。苏州小巷里从来不乏好吃的。走街串巷的骆驼担是巷子里的“大排档”,红得发紫的赤豆小圆子、泾渭分明的桂花糖粥、鲜香热乎的大碗馄饨,据说以前还有油豆腐线粉担子、蒸馄饨担子等。这些吃食担子年年有、季季有,咸甜相宜、物美价廉,把苏州的小巷生活点缀得有滋有味。

有很多的绣坊,牌坊早已不再,但仍然是面对十全街上的一条沿河小弄堂,青色的石板路,四五米宽的河道,正够两只摇橹的小船驶过。绣坊外,是繁华的街巷,而沈雪馨喜欢穿梭在巷子里,感受一街之隔的幽静,沈雪馨喜欢这些街巷的名字。用自然环境命名的街巷。苏州城粉墙黛瓦,古朴幽雅,除了园林之外,在街巷路边种花植树,美化街巷,自然环境十分优美,这是苏州城的特色。因而,有不少街巷名称,就用花卉树木来命名。较多的与荷花有关,如采莲巷、莲花巷、莲花坊、荷花塘、荷花弄等,再如桂花弄,丁香巷、蔷薇弄、石榴弄、腊梅里、灵芝弄、斑竹里、槐树巷、山茶树头等。步入这些小巷,看到绿荫一片,百花绽放,环境清幽!

飞禽走兽是人类的朋友,有的称为“瑞兽”,用作街巷之名,为祈祷吉祥。如苍龙巷、五龙堂、凤凰弄、麒麟弄、狮子口、醒狮巷、牛车弄、乌鹊桥弄等。旧时,小街小巷内开设作坊,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吃的有枣市街、酱园弄、猪行河头、炒米浜、麻油弄、豆芽村、鸭蛋头等。用的有绣花弄、绣线弄、混堂弄等。养殖的有大小鱼池头、长鱼池,红菱浜、红菱村等。这些街巷名称,同样刻下了历史的印记,时代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