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春坊的措施还算是深得人心,绣坊瞬间焕然一新,全是年轻貌美的绣娘,可又遇到难题了,年轻的绣娘和年纪大的绣娘不一样,她们在生活上更讲究,而且绣房里的设备比较老旧了,这些年轻的绣娘也用不惯,可要解决这些设备问题,就要花一大笔钱。
绣娘们上工没几天,陆陆续续地就开始抱怨了。
“这支架太老旧了,根本撑不住。”
“我这里也是啊!”
……
翠妈赶紧找到沈雪馨,商量该如何办。
沈雪馨有些顾虑,这绣娘解决老的绣娘问题,已经花了不少钱了,再进设备,也拿不出钱了啊!
张铭辉早知道玉春坊会遇到这一天,虽然沈雪馨和自己还没有打成一片,但觉得这次就是个好机会,他知道陶喜田可以原谅儿子送绣娘,但不会允许动财产,可他可以啊。
沈雪馨也想过张铭辉这人,她算过如果进了新的设备,速度要增快一倍,而且现在的绣娘都是年轻的女孩,手速也会快,这么说来,整体的速度就会增加两倍,到不了年底就能把钱给还上。
张铭辉去找父亲张庆,说:“爹,给我一千块大洋。”
张庆看着儿子,问:“你是不是又闯祸了?”
张铭辉回道:“我是为了学刺绣的买卖,又不是出去玩。”
张庆放下手中的活,说:“那你给我讲讲,做的什么买卖。”
张铭辉笑着说:“爹,你就别管了,给我一千大洋呗。”
张庆突然严肃了起来,训斥道:“你知道为了你,我花了多少钱了吗?”
张铭辉赶紧说:“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再说了,一千大洋对咱家来说不算什么。”
张庆态度坚定道:“不说做什么用,甭想拿钱。”
张铭辉碰了壁,转身就去了玉春坊,沈雪馨正和翠妈愁的不知如何是好。
沈雪馨说:“每一个绣娘都想绣出好的绣图,我觉得咱们还是进些设备吧。绣品好了,咱们绣坊的名声就能好起来,速度也快起来。”
她觉得,对于每一个心灵手巧的绣娘来说,没有什么比绣出细腻美观的绣品,让人有成就感的,就像喜欢烹饪的女子总会有款拿手糕点,就像爱好音乐的女子总会有样独爱乐器,女子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