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上钩(1 / 2)

刺绣 尚启元 1112 字 1个月前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陶喜田这一招有些阴险,但为了不让自己的老脸掉在地上,也只能这么做。张铭辉虽长得一表人才,可一肚子花花肠子,老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张铭辉真是应了这句老话。

张庆得知儿子整日混迹于烟花柳地,心里异常愤怒,派人把张铭辉锁在了屋子里。

陶喜田不慌不忙找到那个风尘女子,一手把她搂在怀里,说:“杏儿,你把张府家的少爷,伺候的如何?”

杏儿一脸绯红,说:“那是非常好,不过,这几天也没来找我。”

陶喜田大笑道:“这我知道,他被张庆给锁在屋子里了,现在时机成熟了,你可以去要账了。”

杏儿推开陶喜田,穿上衣服说:“那我现在就去,这活我在行。”

陶喜田一手又把杏儿拉到怀里,眯缝着眼说:“咱俩的事先得办了。”说完,把杏儿推到在**。

刘金明搭着儿子刘子良的马车到了玉春坊,这是玉春坊建成以来,他第一次来到绣坊。

翠妈在厨房里做着菜,沈雪馨赶紧跑出来迎接刘金明。

刘金明站在玉春坊的门前,盯着“玉春坊”三个字,自言自语道:“这没想到,这么大的绣坊是我家的?”

沈雪馨见到刘金明,一边跑一边喊:“刘叔、刘叔……”

刘金明赶紧迎上去说:“别跑了,千万别摔着。”

沈雪馨赶紧拉着刘金明往里面走,突然停住脚步,对刘子良说:“哥,你卸完货,赶紧过来。”

刘金明对刘子良说:“别忘了把我的鱼带给你娘。”

沈雪馨带着刘金明在绣坊里转了转,说:“刘叔,早让你来,你也不来。”

刘金明笑着说:“我来这里又做不了什么事,还不如去打渔。”

沈雪馨把刘金明带到厨房,翠妈正在烧着火,见到刘金明,站起身来,说:“去屋里坐着吧,这里烟呛!”

刘金明打趣道:“我本来就是粗人,还能受不了这点烟熏。我可没那么娇贵!”

翠妈说:“谁娇贵啊,馨儿见你咳嗽,给你买的梨膏糖,放在屋子里了。”

梨膏糖是苏州的小吃,虽是苏州小吃,但是外来移民的贡献。梨膏糖并非苏州特产,而发明于县城,这种小吃传说既好吃又能治疗咳嗽哮喘,因此在江南蔚然成风,于是一些人的生意门道来了。

当时苏州城里的小河上,经常会停泊着一只小船。船上人白天就在岸边熬制梨膏糖。到了傍晚,他们便去事先选好的场地去卖糖。在走向玄妙观的时候,大声敲锣呐喊,以吸引市民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