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存在(1 / 2)

刺绣 尚启元 1108 字 1个月前

刺刀会杀了尹老六,俘虏的土匪该杀的杀、该放的放,可尹老六的五个压寨夫人怎么办?缴获的钱财怎么办?许多问题摆到了耿牛面前。

耿牛坐在尹老六的交椅上,再三琢磨、琢磨再三,琢磨出了道道:自己就住在山寨里,山寨里有吃有喝,怎么说也比自己在村里脸朝黄土背朝天种地强,刺刀会的兄弟们也都留在山寨里,一可看守山门,二可作为随从使唤;尹老六的五个压寨夫人都年轻貌美、无家可归,干脆看哪个兄弟不嫌弃,就分给兄弟做媳妇,这些女人也不容易,迫不得已才被尹老六给逼得做了压寨夫人,缴获的钱财存放在山寨,自己和众兄弟共同享用。这么一来,也省得给父老乡亲惹祸,自己要落山为寇,就不能连累乡亲们。

耿牛成了二龙山山寨之主,餐餐大酒大肉。他常自语道:我耿牛原来为民,辛勤劳作、衣食无着不说,还要受土匪劫掠,而今占山为王,天不管地不收,想怎么逍遥就怎么逍遥,想如何自在就如何自在,真他奶奶的就是活神仙嘛!给个皇帝爷爷我也不当喽!

但尹老六所留钱财毕竟有限,加上耿牛的兄弟越来越多,不到半个月,山寨就没有什么积蓄了。耿牛又坐在胡大瓜的交椅上琢磨出了道道对手下吩咐“无论我们有没有饭吃,都不准打劫平民百姓。”

可挨饿的滋味不好受,有几个兄弟,不听话,进了村子,抢了粮食,耿牛知道后,直接把这几个人杀掉了。他成立刺刀会的意图很简单,就是为了灭掉财爷。

陈蹶子实在是找不到耿牛的蜗居点,心灰意冷。

而在闺阁坊,张庆检验绣娘的绣技,他依旧是那张千年不变的寒冰表情:“每位绣娘要在九日后,拿出一幅绣品,若没完成或手工不够精致,就别怪我无情了,请主动离开绣坊。”

“那还不简单!”绣娘们一听话都在暗自窃喜,跃跃欲试。他们都知道这次机会很难得。

张铭辉拿出一匹长宽各十尺的白色丝绸绣布,说:“是锈在这上面,题目是‘小桥、流水、人家’。”

说罢,就为绣娘每人分发一张长宽十尺的布匹,绣娘们窃窃私语,都在为张庆的题目而愁。

“到底是绣哪里的小桥流水?”

“除了咱们苏州城的小桥流水好看,还有哪里好看?”

“这很考验画工啊!”

绣娘们七嘴八舌的议论了起来。

陶喜田从心底里放弃了这次绣娘的选拔,绣坊里的事情,已经让他招架不了了,何况是与其他的绣坊相争。他闲来无事,经常跑到船楼上去喝花酒。他喝花酒从来就是不吝啬一点钱财,挑选豪华大船,龙头凤尾,磷片镶舟身,奕奕泛金光,如幻龙遨游于浩瀚湖面。

此船如酒楼分为两层,底层是吃饭的地方,二层则是供大家玩乐的厢房,躺在**可以隔着厚实的木板细细听泛舟湖上之妙音,或起伏或平缓,或激**或朦胧,仿如催眠小曲,让人可以安然入睡。

几个伙计见陶喜田来了,赶紧安排好饭桌,最好的菜色一道接着一道,芙蓉鸡片、雪衣银鱼、凤尾燕菜、翡翠龙虾、清汤鱼翅……

陶喜田和女人一边细品这不仅刀工精致,口味更乃一绝的菜色,一边还聆听着正前方一抹珠帘后的女子弹奏《广陵散》,时而绵婉悠悠,时而穿云裂石,时而如丹凤展翅,直冲云霄,或如轻歌漫舞,或急管繁弦,或如情人间呢喃低语,真是妙不可言。

当一曲作罢,陶喜田发现这位女子竟然是马子苓,两人相视一眼。马子苓赶紧跑了。陶喜田回过思绪,才发现马子苓早已经跑出了厢房,缓流的江水,**漾的碧波,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只有一湖碧绿的春水在月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自从陶喜田发现马子苓在卖唱,就多处打听马子苓的落脚地,终于打听到了马子苓每日落脚的茶楼。可当陶喜田走到茶楼的时候,心里极其不舒服。侧目瞧着离我只有几步之遥的人,紫绸细白袍,手工精致,上等丝绸,青玉扳指,光泽细腻,上品汉白玉,白绸秀靴,紫钻镶边,气质凛然,英姿飒爽,一派玉女风范。

陶喜田心里暗想:我好歹也是绣坊的掌柜子,难道还不能见你这个风尘女。这么一想,内心便来了勇气,大步地垮了进去。

马子苓对于陶喜田的突然出现,反而没有被吓到,早就预料到了,非常自然的说:“你走错地方了,这里有规定,找姑娘,必须先经过老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