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感悟道:“都说戏子无情,其实戏子最有情,她们站在台上,演尽了了人世间的冷暖,他们比任何人都懂得感情。”
陈兰芳夸赞道:“还是和懂戏的人谈天愉悦啊!”
沈灵慧看了看台下的人,对吴昌硕和陈兰芳说:“咱们赶紧回座吧,大家伙儿都看着咱们呢。”
吴昌硕说:“杨家将的故事,经过一代一代的演绎早已偏离了原来的主题,真实的历史到底是什么样子,或许已不可考。史书中的寥寥几笔是那样寡淡虚无,倒是在演义中、在舞台上的故事和人物给人们更真实的触感。走,咱们回座吧,在这里待的时间太长的确不太好。”
三人回座后,锣声渐响,这让台下的观众掌声一声接着一声。正当沈灵慧看的正起劲的时候,戏班里有个管事的走到她的身边说:“我们这个戏班子还有几件戏服需要刺绣,不知道玉春坊能不能手下呢?先给你放下点钱也可以。”
沈灵慧赶紧站起来说:“这活,我们玉春坊肯定能接,但我得和当家的说一声,我做不了主。”
戏班管事的说:“我们可是点名让你来给这些戏袍刺绣,毕竟早就闻名贯耳了,苏州城有一位能在宣纸上刺绣的绣娘,今日一见,果然佩服。”
沈灵慧身后的戏迷有些不耐烦了,赶紧说:“先坐下,别挡着看戏。”
后面戏迷的不耐烦,让沈灵慧赶紧把戏班管事的人拉到一旁说:“我来刺绣没问题,大约多少件,我和当家的说一声。”
戏班管事的人掰着手指数了数,说:“一共六十五件,量虽然不多,但你也知道,戏班子很多时候,就得靠这身戏袍撑门面。”
沈灵慧点了点头说:“我们绣坊无论量大量小的单,都接,我现在去找当家的说一声。”
戏班管事的人赶紧阻止住说:“现在不用急,你先听戏,这段可好听了,听完回去说就行,我也让人把戏袍送过去。”
沈灵慧的确被刚才那一段戏给吸引住了,没想到被戏班管事的人给打断了。她谢过之后,赶紧坐会座位上,问陈兰芳:“刚才的戏讲了什么?”
陈兰芳慢慢的给沈灵慧讲解错过的那一段故事,沈灵慧听得津津有味。
沈灵慧深深的感触到这样的一个家族,被寄予太多人们对于忠臣良将的渴望与期许,而杨四郎则是忠臣孝子中的离经叛道者。在身陷番邦的那一刻他没有选择殉国,而是改名换姓苟且偷生,对他来说,公主同他情似海,萧后待他恩如山,他唯一的遗憾似乎只有对母亲的愧疚。悟出这些,她的内心一阵痛楚。
锣鼓声声,从四合院传出的戏声,吸引了门外很多人,驻足听戏,门口也挤满了人,甚至有的人爬到了墙头上。足可见,这场戏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