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针尖(1 / 2)

刺绣 尚启元 1173 字 1个月前

暖风拂面,妇女们在小河旁洗菜、淘米、洗衣服。楼台、亭榭、小花,小桥、流水、人家,一番别样的美景。

苏州城内,大多数人还是身穿着晚清的服饰,少数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穿上了西装,走在大街上无疑是个另类,也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石拱桥倾斜在清澈的水面,已磨损的雕栏印着岁月的痕迹,与古镇风韵融为一体。玉春坊比以往安静了许多,京城又传来战败的消息,让人愈发的不安。

沈灵慧在屋里仔细地画着一副兰花,门外站着一位打扫着院子的老妇女,绣坊的姑娘们都叫她凤娘,因为她说自己有个女儿叫凤儿,可在绣坊干了这几年活,也没见到一个叫凤儿的姑娘来找她。

凤娘站在窗前看着沈灵慧的用墨运笔,左右看了看,确定没人后,瞧瞧走进了房间。

沈灵慧聚精会神地作画,并没有发现凤娘站在自己的面前,一抬头就被凤娘吓了一跳,捂着胸口说:“凤娘,你可把我吓死了。”

凤娘依然默不作声,两眼盯着那一副刚刚完成的兰花图。

沈灵慧有点诧异的说:“你又不懂刺绣,快去忙去吧,我现在可没时间和你聊天。”

沉默了一会儿的凤娘,突然开口:“画兰着笔不多,风神自远。以墨兰为多,题句疏宕清放,若即若离,风姿绰约,清冲淡远,恰到好处。因其精于书道,以书法如兰,故能叶叶出草法,瓣瓣入楷意。”

沈灵慧被凤娘的这一番话给吓了一跳,问:“你是懂画,还是懂刺绣?”这话问完的时候,沈灵慧也觉得多此一举,要是凤娘会刺绣,在绣坊怎么会干这些杂活呢?

凤娘笑着说:“你是个当绣娘的好苗子,别看绣坊里这么多绣娘,但能出来活的很少。”

沈灵慧笑了笑,稀里糊涂的问:“凤娘,你话中有话。”

凤娘再瞧了瞧周围,确定房间和外面没人后说:“你们这些孩子啊,把这个屋子里弄得太香了,熏的我鼻子疼,我得走了。”

沈灵慧纳闷,凤娘真是一惊一乍。凤娘没有理会沈灵慧,出门继续扫着地。

不光是玉春坊,苏州城内的大大小小的绣坊选派的绣娘都开始日夜兼程地赶制绣品。沈灵慧现在在做的就是专为苏绣而作的画稿,她觉得从“梅兰竹菊”四君子中选取其中一幅,一是能展现中华文化,二是能展现气节,关键是看了吴昌硕老先生亲手作画,更对笔墨加深了一层感悟。

但凤娘的一番话,让她总是坐立不安,尤其是对她所画的兰花评价,她感觉凤娘不是一个平凡人。临走时,凤娘说了一句这个屋子太香了。她突然明白了,是不是凤娘对她有什么暗示。

沈灵慧放下手中的活,赶紧跑去找凤娘。凤娘一见她跑进来,并没有什么惊讶的表情,好像就是在等着自己一样,凤娘从床底下拿出几幅绣品递给沈灵慧,沈灵慧打眼一看,针法巧妙,用料讲究,就连用线也是错综复杂,但又不失布局感。

凤娘说:“这些都是我年轻的时候绣的,现在老眼昏花,绣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