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墨色(1 / 2)

刺绣 尚启元 1168 字 1个月前

戏园里散场了,只剩下沈灵慧、吴昌硕和陈兰芳三人。吴昌硕把刺绣放在桌子上,然后端起茶杯抿了几口茶水。

陈兰芳看出沈灵慧的紧张,灵机一动说:“吴先生,她也是个初学者,可能用针等各方面,比较稚嫩。”

吴昌硕摇了摇头说:“天赋异禀!”说完,把绣品放在桌子上。

听了吴昌硕的这句话,沈灵慧悬着的心算是放了下来,赶紧问:“吴先生,那有什么意见吗?”

吴昌硕笑着说:“虽说这是一幅好的绣品,但并不代表是上乘之作。”

不出所料,该泼来的冷水还是泼来了,陈兰芳在一旁帮吴昌硕的杯子添上水,

吴昌硕接着说:“自古以来,各大艺术门类就不分家,刺绣的的发展离不开书画。明代的经济繁荣导致了文化领域中的变化,自晋永嘉以来,苏州民风已由尚勇转而趋向崇文。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苏州在画坛上出现了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位绘画大师为代表人物的吴门画派,在文学艺术方面,风格均以典雅冲谈、疏朗开阔、空灵旷远、格高韵胜见长。”

沈灵慧听了吴昌硕的讲解,感觉到了自己的学书尚浅,尤其是对自己身处的地域文化发展一无所知。其实在整个苏州城,文人画士、曲家艺师,无不沉浸在所谓“吴趣”之中,就是所谓的生活兴趣与艺术情感融为一体。

沈灵慧接着问:“吴先生,我们再讲讲刺绣吧。”

吴昌硕笑着说:“从春秋期肇始,苏州的刺绣由于得天独厚、天时地利的因素,在历史行程中目益发展、推进。到了明代,苏绣浸润在“吴趣”的文化氛围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明正德年间,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王鏊在他主编的《姑苏志》卷十四中写道:‘精、细、雅、洁,称苏州绣。’这四个字是苏州人优美、柔和、文静、高雅的体现。”

沈灵慧说:“我明白了,是不是我绣的作品,没有达到精、细、雅、洁这四个字。”

陈兰芳凑过去说:“吴先生,她可厉害了,我们戏班的戏袍都是她给绣的。”

沈灵慧给陈兰芳使了一个眼色,示意她不要再说了,她觉得自己已经在一位大师的面前,快把自己最后一块遮羞布给撤下来了。

吴昌硕拿起衣服绣着孔雀的绣图,说:“书画与绣品所用工具虽然不同,但都会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陈兰芳也凑到绣品面前,欣赏着孔雀牡丹绣图,绣面上一对孔雀相对起舞,四周有牡丹、云水浪作装饰。色彩均呈浅棕黄色,仅有一朵云头呈蓝色,孔雀背羽部分略见深浅,不见蓝色。

吴昌硕问:“你是怎么绣出来的?”

沈灵慧赶紧回答:“就是用铺绒、扣针、盘金、钉线、盘金等针法。这个图是我在一家画馆看到的,就临摹了下来,不过这孔雀的羽翼色彩是有点难度,可能我没处理好。”

吴昌硕笑着说:“你别紧张,你的绣品非常好,我很喜欢,可不可以把这副孔雀的绣图送给我,当然,我不白要,这样,我现场作画一副,但我没带章印,我留你个地址,改天去盖章。”

沈灵慧惊讶,能求得吴昌硕的墨宝,可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赶紧一口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