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孤不愿为昏君暴君(1 / 2)

拜相 秦君隐 1643 字 1个月前

“丞相,不妥吧。”

江晏定在原地不动,两侧拽着他的士兵被他瞪了一眼,愣了愣,竟是没敢继续拉扯。

这么一番动静,大殿上拽着朝臣的士兵都怔住了,纷纷松了手,不知道这位中书令开口会说出什么。

褚邱冷冷看着他,扯着嘴角低嗤了一声:“江大人,有何异议,说说吧。”

江晏不卑不亢看着站在高处的褚邱:“敢问江某与诸位大人所犯何罪?刑部大牢也不是随随便便进的吧。”

褚邱走上前几步,看了看大殿上或站着或跪着的百官,又转身看了看正坐龙椅上的太子,笑了:“这还用问吗?藐视新皇,御前无礼。”

江晏又道:“如今还未行登基大典,太子就还是太子,何来藐视新皇?我大周自有国法,还请丞相依照国法惩处,而不是把刑部大牢当自个儿家后院。”

好一番冷嘲热讽,激怒了站在上方褚邱,他抽出了一旁士兵的佩刀,指着人怒斥道:“老夫还用你指使?胆敢在新皇面前放肆我杀你立威又如何!”

褚邱这一拔刀,江晏身旁的士兵慌了,他们是遵了太子和丞相的旨意来镇压百官,可也只是镇压,这要是真死了人,谁能保证他们安然无恙?看着刀锋冲着堂堂中书令,不理也不是护着也不是,急的皱了眉头。

就在此时千钧一发之际,太子站起身上前拽住了褚邱,眼中难得有一丝丝恐慌,显然他也没想到褚邱真有胆子当廷拔刀,这要是真一刀下去,无论事成与不成,都必将留下千古骂名,这玩玩马虎不得!

“丞相!”太子小心翼翼将他手里的刀夺取,还给了一旁的士兵。“丞相,江大人说的也在理,孤尚未登基,众臣不服也是人之常情,登基大典之后再做处置也不迟。”

这一番话让褚邱火冒三丈,恨不能当场骂上几句,一忍再忍憋得自己说不出话来,额头上青筋暴跳,脸气的发红,两眼直直瞪着太子。

褚邱怒了,几位重臣却松了口气,看来太子今日是带着脑子来的。

太子不是什么会安抚臣下的主,褚邱怒了他也一句不劝,转头扫过满朝大臣,轻轻丢下一句“散朝”,便转身移驾御书房。

褚邱恨恨看着人背影远去,再回头时那些个兵马司的士兵站在原地愣着手足无措,而跪着的大臣都已经起身,殿门一开,大臣们三三两两退出了紫宸殿。

褚邱怒挥衣袖,跟去了御书房,恨铁不成钢地瞪着坐在桌前喝茶的太子:“您疯了?如今离事成只剩一步之距,这就要自掘坟墓吗!”

太子似是不屑的哼了一声,随后叹了口气,悠悠道:“丞相多虑了,江晏说的没什么错,登基大典之后他们自然该臣服了,到那时若再有不服,你将他们全斩了孤绝不阻拦。”

褚邱走上前抖着袖子指着他气的头晕目眩:“这几个人放在外边您觉得他们会乖乖等咱们登基大典?只有把他们关起来登基大典才能办成!”

太子难得有脑子了,抬起头看着褚邱:“登基大典上尽是四品以下的无名小吏,三品以上官员全在刑部大牢,你觉得这样就叫办成了?”

褚邱又咬牙怒道:“三品以上全换了,把底下懂事的换上来,这道理您不懂吗?一朝天子一朝臣!”

太子无动于衷:“那天下人悠悠之口怎么办?你全堵上?将来青史如何骂孤你不在意?”

褚邱一怔,随即又道:“天下人开了春忙着耕作奔忙,流言自然就散了,青史……不还是咱们写的吗。”

太子看着他看了良久,不像从前那样暴怒,也不像从前那样手足无措,当真多了几分上位者的姿态。“孤,不愿为昏君、暴君,望丞相成全。”

褚邱愣住了,他从来没教过太子这些,平日里太子暴虐成性他都看在眼里,这人到底是几日之内经历了什么,想明白了什么,怎么会突然变了性子?

太子抚了抚身下坐着的龙椅,又端详了一番御桌上的玉玺,再看向褚邱时,眼中的戾气多了几分威严。

“在这儿坐了几日,孤学会了很多。”

——————

出了紫宸殿,陈渝和薛继又一次擦肩而过,薛继自打知道了细情就不再上前找他寒暄,两人只是对视了一眼,眼神中已经交流明白了。

陈渝坚信安王能赶回京城,所以他示意薛继不必轻举妄动,等就是了。

而薛继想的是算着日子宁王应该差不离能在登基大典前回到长安,一切还来得及,只是不能告诉陈渝。

一抬头,前边是江晏的身影。今日朝会散了之后,在宫里关了个把月的尚书省中书省官员终于能回府了,想想于桓这一入狱,兵部的章怀恩又被褚邱限制了自由,江晏是独自一人在孤军奋战,想着远在京城外的宁王无计可施,且不说如何通风报信,就是此时送出消息,也已经来不及了。

薛继将他的焦虑和愁恼都看在眼里,却不能知会他一声,他已经给宁王传过信了,宁王能赶回来。

叹了口气,跟上了陈渝的脚步,回到户部又是整整一日的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