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落魄(1 / 2)

“来人啊,将东西呈上来。”

随着穆泓策的一声令下,江礼亲自带着大理寺的人捧了两打厚厚的卷宗呈了上去,众人又是期待又是紧张,心中那股八卦之火旺盛地燃烧着。

穆泓策抬手点了点那些卷宗,看向冯老太爷,开口道:“这些东西就是大理寺连日审查出来的证据,朕昨夜见着之后很是震惊,朕虽然早就知道冯家势大根深,但也万万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罪大恶极的事情,叫朕实在痛心。”

“这里面写的就是江南伍家灭门的案子。”穆泓策拿起一卷,示意卓海送去给老太爷过目,看着冯老太爷道,“伍家一案虽不是老太爷你指使的,但有证据证明你在知道了之后并未主动上报,而是给那里的知府去了一封亲笔信,也正是这封信,才导致了伍家一案草草了事,甚至连个凶手都抓不出来,你可有话要说?”

冯老太爷慢慢地翻着,仔细的看着,至始至终没有一丝表情,最终竟是闭上眼长叹一。

声,“老夫无话可说。”

“既然这样,朕也就不多费口舌,这次将冯府所有人都请来着大殿之上,就是为了向先皇,向众卿家宣判冯家的罪行,以清朝纲!”

说完示意一旁的卓海拿出圣旨宣读,卓海尖细的嗓音响彻整个大殿,嘴里读出来的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令人膛目结舌,一长串的圣旨读下来,冯家涉案人数竟多达三十几人,子弟门生十几人,按律问罪,只怕那菜市口的血要流个三天三夜才停歇,更让人惊讶的是,那后宫的冯太后居然也插手了不少朝政,迫害宗族,屠戮朝臣,若是再任由其发展下去,只怕这穆家天下可就改冯姓了!

卓海念完后,众人恍惚了好一瞬才回过神,急忙朝冯家三人看过去,之间他们俱是神色灰败,特别是冯老太爷,那双眼睛竟然浑浊了不少,乍一看竟像是个耄耋之人,与今早在宫门口看见的相差甚远。

穆泓策闭了闭眼,最终开口道:“这桩桩件件若要是计较起来,朕的天下也没有多少可用之臣了,若不是有晋阳侯、永睿伯、大理寺卿和已经告老的文丞相为冯家求情,朕还不知道该如何办才好,你们看看门外,再看看这头上的牌匾,你们冯家可对得起着大胥江山?!”

话音刚落,卓海又拿出了另一份圣旨,清了清嗓子念了起来:“从今日起,冯府旁支涉案人员尽数捉拿问罪,绝不轻饶!念及冯老太爷乃三代功臣,冯士先身无官职,加之冯瑞念对国有功,拟从轻发落,冯瑞念,贬为六品县令,流放襄州,两年后政绩显著方可回京,冯氏一族贬为庶民,一同流放,永世不得入京,后宫冯太后,身为一国太后,不谨遵本分搭理后果,妄图搅乱朝政,纵容旁支弟子犯上作乱,奉大胥律法,即日起废太后位,贬为冯太妃,迁入碧泉宫,钦此!”

冯老太爷万万没想到连自己最看重的女儿也被牵连了进来,顿时万念俱灰,软了身子就跪倒在大殿上,低声道:“罪臣冯英,携冯氏一族,叩谢天恩!”

一旁的冯瑞念目光感激地扫过不远处的喻煊几人,接着看向前方的穆泓策,眼里的感恩表露无遗,扶着已经木然的冯士先跪下,郑重道:“谢陛下!”

众人如今都知道皇帝这是要清洗前朝后宫,不止要把权利如数空把控在手中,也要把自己的生母送上太后之位,眼看着面对纷扰的朝堂不知所措的少年天子,仅用了短短几年就变成了如今这个雷厉风行的沉稳模样,众人心中或欣慰或惧怕,但都收了那几分看轻的心思,自然也不敢再有任何歪门邪道的念头,一时间朝堂之上寂静无声。

穆泓策只觉得肩上的大梁终于卸下,轻松之余又带这些恍惚,最终没了说话的心情,疲惫地摆摆手让卓海将朝会散了,眼眶发热地离开了大殿。

另一边的慈安宫传来一声声疯狂的怒吼,几乎要将屋顶震塌,太后发髻凌乱地怔坐在椅子上,布满血丝的双眼渗人得很,她初听到这个消息时就好似疯了一般嘶喊着,往日的端庄凌厉消失不见,整个人呈现出一副癫狂的模样,吓得宫里的宫女太监们都不敢待着,冒着被责罚的危险跑了个干净,只留冯嬷嬷和陈嬷嬷二人在殿内苦苦劝着。

“怎么会这样,穆泓策他怎么敢这么对哀家!哀家可是太后!”冯氏抓着两边散落的头发嘶吼着,嗓子已经沙哑,却仍是瞪大了眼看向陈嬷嬷二人,似乎是要再次确认这个消息。

陈嬷嬷流着泪劝道:“娘娘,娘娘您还没有失去一切,咱们只是换个称呼换个地方罢了,娘娘你振作点好不好?”

“换个称呼?”冯氏怔了一下,继而笑起来,又哭出声,揪着陈嬷嬷的袖子骂道,“换什么称呼!哀家的称呼只有一个,就是太后,哀家就在这慈安宫哪儿也不去!谁敢夺走,哀家就要杀了他!杀了他!”

冯氏突然眼睛一亮,癫狂般地笑道:“对,杀了他,杀了穆泓策!”说完竟然抬起一旁的小花瓶就要往殿外冲去,冯嬷嬷肝胆欲裂,吓得急忙拦住她,嘴里喊着使不得使不得。

可那冯氏已经是癫狂之人,突如其来的力气哪里是冯嬷嬷控制得了的,冯氏嘴里直嚷着要杀人,看见被百般阻挠,顿时急红了眼,将手里的花瓶狠狠朝拦着她的冯嬷嬷砸去。

只听“哐啷”一声脆响,冯嬷嬷捂着自己的头,鲜血从发间渗出,沿着指缝快速流着,滴答滴答砸在地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