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红包(2 / 2)

安宁:“那是一粒一粒搓下来的。”

窦如筠看着一棒上面结了那么多的玉米粒儿,用诧异的眼神看着她,“那这一粒一粒揉下来可费工夫了。”

秦玖就想告诉他娘,不用一粒一粒的揉。

结果安宁说,“知道了粒粒皆辛苦了吧,以后可别糟践粮食。”

于是,生冷的一面出现了,窦如筠居然吃了生苞米。

安宁:“说别糟践粮食,也没让你生吃啊。”

崩了一脸浆子的窦如筠,“甜丝丝的,挺好吃。”

安宁看着还没普及的玉米,道:“回头用锅煮着吃那才好吃,特别的香。

窦如筠一听这话有点急不可耐,一个劲儿的看着村子到没到。

终于在她殷切的盼望中,两辆马车入了村子,直奔安宁家里。

窦如筠却在马车入村的时候不语了。

那阵阵的读书声,是一个村子能拥有的吗?读书,是多少贵族子弟才能拥有的?

可这里,偏居一偶的青山村,书生朗朗。

窦如筠听着也看着,眼前的村子确定不是世外桃原。这里没有桃花的美丽,可是整个村庄非常的整洁。都是青砖的瓦房井然有序,都是鳞次栉比。每一处都是高门大院常亮的房子,在鲜花簇拥之中耐人寻味。

这还是不堪的村庄吗?

窦如筠在诧异的目光里来到了安宁家,还没等下马车呢,便有一个老者迎了上来。

“三娘,你回来了。”这人说的非常高兴,还问安宁,“是不是回来就不走了?”

安宁看是老赵头,现在这个人富态了不少,“赵叔,身体又强健了。”

老赵头负责整个山上的鸡和兔,手中还多了几个人;可他是个闲不住的性格,这给安宁的院里来拔草了。

“我是托三娘的福,身体一天比一天硬了。”他说着话看到了郝韵文,“郝大夫,你可来的正好。

“嗯,怎么个好法。”郝韵文也没什么架子,也是一个见人说人话的主,“瞧着你的气色不错,不像需要我的样子。”

老赵头哈哈大笑,“不是我,是狗剩的祖父。”

自从老赵头都能出来干活,村里的好多老人都闲不住了,好像村后的笋冒出头来,都想让安宁给找份活计。

安宁也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力所能及的给安排了活。

宋老根每每看到这个情形,都说自家的爹去的早,不然也能发光发热。

安宁就问,“狗剩的爷爷怎么了?”

老赵头就说了,“他那里被好多蜂盯上,他就驱赶的时候,连带着自己遭了殃;郝大夫,我把人叫来你瞧瞧。”

郝韵文,“他家里也不远,我去看看吧!这生了病,走动也不方便。”

郝韵文这些年时常来看安宁,渐渐的和村里的人都熟了。他们有个大病小情都要找好大夫,郝韵文也愿意为了闺女卖她们一个好。

窦如筠原本还想四处走走,毕竟这个村庄太好看了;结果听说有蜂哲人,立马起了一个心思,“儿媳妇,这蜂最怕火烧了。”

安宁听着微微一笑,“那就罔顾大自然的馈赠了。我不烧还要留下它们。”

“留下它们干嘛,赠你一个红包吗?还是有毒的。”窦如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