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安宁看着自己的作品,“时间仓促,缺了小桥流水。”
窦如筠:“也不怎么样,花钱找个手巧的奴婢,也不是什么难事。”
安宁不恼:“夫人说的对。”
窦如筠冷冷的道:“雕虫小技。”
她话里这么说的,眼神却看着面前的桌椅,绝对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世家气息,与她做好的盆景放在一处,蕴藏着丰富艺术内涵,具有极高的鉴赏。可是看到这样她不说。桌椅再好都是儿子买来的,可不给这个都要气死她的丫头添彩。
“嗯,”**莹宝翻了一个身,小家伙眼看着要醒,安宁过去拍了拍她,小莹宝又香香的睡去。
这孩子多久没睡好了,若是往昔早醒了。
安宁起来时,窦如筠过来看这个孩子,也就顺势坐在了**。
她本意是要看孩子,毕竟这是龙子凤孙;可是坐下来的那一刻,她感受到了不同。
上京城流行的竹垫子,她绝对不会感受错;这是提前订购才能有的竹垫子,没想到她们也拥有。
是儿子重视这个女人还是重视郡主?
窦如筠不动声色的又看着安宁,却是个清雅秀丽的女子,但却绝对不是艳丽至极的女人,怎会让他儿子这般的看重。
窦如筠不动声色的看着,就见安宁起身,把一块晶莹剔透,如翠似玉的玉石放在了莹宝手里,然后若无其事的起身走开。
窦如筠惊讶:“你不知道宝器玩物,不可示于权豪;古剑名琴,常要藏之柜椟?”
安宁微笑,“这是鱼石。”
窦如筠:“压惊纳福的鱼石?”
不知从何时起,上京城里开始有了一个流行趋势;便是小孩子上周礼时送一块莹润的鱼石,有纳福纳禄,驱邪避凶的说法。且还以块数越大色泽红润越为贵重。
安宁营销了这些,且是齐娜尔他们也是这么用的,何必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她先营销也好销售。
“秦夫人也要用么?”
也来压压惊。
窦如筠:“不入目。”
安宁:“那就来点入目的。”
安宁到书柜这拿出自己的账本,“夫人执掌中馈,一定对账目精通。不如看看我的账,可有什么不足之处?也好请夫人赐教。”
安宁嘴里说着赐教,可她哪里有赐教的心态,分明是来显示的。
窦如筠一把拿过账本,这都是他儿子的一本账,是应该她看看。
结果账本的目录上记着火锅两个字,她微微蹙了下眉,果然是俚俗卑下之人,吃顿饭还要记个账,就是……这得吃多些呀,居然记了厚厚一本。
这是要给她儿子吃的赤贫如洗么?是一个败家子。
窦如筠没好气的翻开一页,就看到记着元鼎三年春,悦来楼一月到十二月,每月拿了多少牛油;付账是多少?本金是多少?后边便是盈利。不管付账本金还是盈利,在月底结账时一目了然,清晰明了的很。
而更清楚的是,这样的本子在书柜里有很多,厚厚的分布在大书柜里,竟然满满的一墙面。
她去看了,什么木工帐本,玻璃帐本,鱼丸账本,竹笔账本,调料账本等等,她看来看去,最后还看到了卤肉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