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纠结(2 / 2)

老沈头瞧着就有些气,背过身去不去看?

安宁:“李甲,去客厅坐吧。”

老沈头本来头冲里的,听了这话嘴角才有了笑容。

客厅,那来的就是客人。

但是,也挺忧心的。来人是个俊俏的后生,瞧着那温和的样子,可比孙子会哄女孩欢心。

安宁和李甲来到客厅,两个人坐下之后,郝韵文给泡了一壶茶,小丫鬟一样给上来之后就退下了。

老沈头不放心,让他过来瞧瞧,结果郝韵文背起了药箱,说自己还有好几个诊没看呢,于是留下着急的老沈头,走了。

老沈头只能去听他们说了什么。

安宁也没避着他,和李甲说,“你想招一批秀才抄书。”

李甲:“嗯,这事我一个人做不来。我听说你买我那房也是做书肆。所以过来和你商量商量,给腾出一间房,和秀才抄书的纸张笔墨,我先付一半的银子;回头书籍这卖了钱,我在和你五五分成。”

安宁听着他的话,这生意对自己稳赚不赔。唯一的付出便是腾出一间房,可如今放着也是放着,是时候张罗起来了。

安宁:“可以。书肆我布置了一部分,这有事就放下了。”

李甲不问什么事情,书院离安宁家不远,发生的事情他都知道。

李甲:“离书院近,我想这个书肆一开一定会很火。”

安宁:“那你不在书院当夫子了吗?”

“不耽误的。”李甲说,“我就是在教书的时候发现,孩子们所看的书籍不够用。”

安宁道:“那好,正好我现在有时间张罗。”

李甲:“我就知道找你没错,这事你做准成。”

老沈头听着人家拍马屁的话,说的多精髓啊!

安宁:“可秀才,不太好找。”

文人清高,且有些读书的文人,不得不说家境还是不错的。

普普通通的孩子识几个字,考个童生就不错了,很少有秀才的。

李甲:“这个你不用担心。院长有认识的人,说是家里遭了不同程度的灾,来投奔他做个先生。”

李甲细细说了他打算的由来。

原来学院的魏院长是阜阳城人,早先他的家乡很好是个富裕的郡城,还出过进士这样的人物;贡生,举人也不缺乏,秀才更是多如牛毛。可近两年,他的家乡发生了灾难,一场严冬冻死了不少的人,如今河口决堤害得不少人流离失所,这前后就是几个月的时间,可以经物是人非。

安宁:“天灾人祸有时候真的不可抗,那他们的食宿是在书院吗?”

李甲道:“嗯,这个学院就能提供。就是秀才人数有点多,院长想给他们找一个能挣钱的机会。刚好我有这想法,利用他们这段休整的时期,他们挣钱我们抄书一举两得。”

安宁早就有心思开书肆,所以这件事情两人一拍即合。

安宁:“书肆里一应用具都已经到位,就连书店里的小二我都已经找好,单等着选个黄道吉日开业大吉。”

李甲:“那好,就是这小二要是不用也行了;他们抄书手累的时候,也能打扫打扫房屋的。”

安宁:“留着吧,抄书也不是轻快的活。”

安宁说到这里,心思不由的活络了一下,“或许我们不用抄书。”

老沈头正有些忧愁,孙子走了。安宁身边有这些青年才俊,他孙子的位置还保得住吗?

所以不用最好了。

只是这么想,是不是有点自私了?

老沈头好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