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事情没过两天有人来告状,说郑婆子的小儿子不好好放羊,总是看他在山坡上躺着;不是手里拿本书,就是目视远方。且眼里还有浓浓的窃喜之意,是个会懒惰的。
安宁不理会,和秦忠上山时有人让她去看看,她也笑着说不会有事的。
秦忠割了不少鲜嫩的竹叶,这是今年头一场鲜嫩的竹叶,放在竹板上颤巍巍好大的一堆。
秦忠也有把子力气,两小只给他加油,这人便轻轻松松的往山下拉。
安宁看着那曾经熟悉的竹板,想起了秦玖。说起来都快走一个月了,却没有任何的回信。
疾风吹过,万木倾伏;竹林沙沙的响着,她也想想着。
可有竹枝刮向了莹宝,她赶快过去抱起孩子,什么都不用想,脑子里先优选了孩子。
楚竹猗现在是大点的孩子,学了一点功夫傍身,小家伙能轻松的躲过枝叶,稳稳的踩到脚下再捡起来。
知道这些东西有用,还期待的问着安宁,“娘,真能造出纸来吗?”
安宁笑着说试试。
这作者之前她让宋家兄弟给打造了不少的用具,回头熬上几天的竹浆来试试就知道。
楚竹猗对纸很有兴趣,就连灶火都是他和秦忠换着烧的。
安宁无事,看着秦忠做好的笔就想到让孩子们学习,于是满心欢喜的去找宋有根了。
此时,宋家。好像笼罩在仙境里一般,一群老头在这里吞云吐雾,弄得屋里烟气杠杠。要不是他们说话的声音不断的传出来,很难想象还有人在烟雾里边待着。
安宁见到这情形说什么也不进屋,于是小老头们搬着凳子出来;还说安宁不懂他们享受的这一口。
宋婆子有些一言难尽,自家老头子抽烟后的那股子味儿,可不是什么好闻的。
于是偷偷给安宁打着手势,可千万别去碰这东西。
安宁笑了笑,坐在她拿来的凳子这儿,说,“宋叔,我想让村里的孩子读书写字。”
这话一说出来,其中一个老头的烟袋吧嗒一下掉在了鞋面上;眼看着粗布的味道都翻出来,他都没动一下。
还是宋有根手疾眼快,但拿起来还是有些晚,鞋上烧出了一个大窟窿。
“还没到夏天呢,你这就给鞋放风了。”宋有根打趣了他一句,才对安宁说,“孩子们读书是好事儿,就是这读书的费用可不低呀;虽说村子里的人现在挣钱了,可笔墨纸砚都不便宜,还有老师的束脩,经年累月怕是负担不起。”
安宁:“当下咱们就有银子读书,经年累月的花销未必挣不出来。叔不如试试看,若是咱们村考出来一个童生或者秀才,”
“那可是祖上烧了高香。”宋有根情不自禁就接了话。
安宁:再让你看个好东西。
她笑呵呵放下竹篓,用手轻轻一带竹笔哗哗作响;小老头们瞠目结舌,“居然有这么多的笔。”